大理又出事了。前幾天,大理“明星州長”楊健被開除黨籍、被移送司法了。
今天(20日),云南政壇又爆了個新聞——大理州委常委、市委書記字德海被查了!
![]()
字德海,80年8月生,云南鳳慶人,省委黨校大學學歷,9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8年9月參加工作。
說起來,這位字書記可真算得上是"坐火箭"上來的。
28歲當鄉長,33歲做縣長,37歲就當上了副州長,41歲更是當上了大理市委書記。
但仔細看看他的升遷路線,就發現有點不對勁了。最夸張的是,他在鄉黨委書記位子上才干了兩個月,就直接進了縣委常委。這速度,是不是快的不正常啊?明面上看是符合程序,可這明顯是在鉆制度的空子。
其實這不能全怪他個人。現在有些地方為了追求干部"年輕化",光顧著看年齡、刷履歷,搞什么"定向培養",卻忘了好好考察干部的真本事和人品。
字德海是彝族干部,本來少數民族干部政策是好事,但在執行中可能被人鉆了空子,成了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的借口。
要說他在大理當市委書記期間干了啥實事,當地老百姓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市里那條建設路——反復開挖,就是修不好。"爛路不去修,好路天天挖",這個順口溜在當地都傳遍了。洱海保護、旅游發展這些大事,也沒見有什么實際進展。
最有意思的是,字德海雖然沒干多少實事,但在廉政會議上卻特別能說,張口"算好七筆賬",閉口"吸取教訓",說得頭頭是道。現在回頭看,這可真是諷刺。
更可怕的是,字德海不是一個人倒下的。這兩年大理官場就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似的——州長楊健、政協副主席段玠、楊志東,常務副州長馬建全,還有下面縣里的副縣長、縣長,一個接一個被查。
這說明啥?說明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而是監督機制形同虛設。同級不敢監督,上級監督太遠,老百姓監督又使不上勁,結果就是貪腐分子如入無人之境。
字德海的落馬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選拔干部不能只看年齡和履歷,更不能搞"火箭提拔"。實實在在的能力、干凈的人品,比漂亮的簡歷重要得多。權力必須受到嚴格監督,否則再多的人才政策也會被歪嘴和尚念錯經。
說到底,當官不是跑得快的游戲,而是走得穩的修行。看待年輕干部,不能光看升得多快,更要看走得有多穩。
字德海這朵“政治流星”的隕落不應是終點,而應成為大理重塑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新開端。
唯有如此,方能讓蒼山洱海的天光水色,永不蒙塵。
PS:全文完,約1000字。今天推薦的兩本書《謀局》《破局》,以獨創的“策劃(腦)-溝通(脈)-執行(手)”三位一體方法論為核心,為政法工作者提供了系統化、實操性強的操作手冊。這套方法強調戰略謀劃是起點,有效溝通是橋梁,堅決執行是保障,三者環環相扣,共同構成解決政法領域挑戰的鏈條,是提升政法工作實戰能力的重要參考。(訂閱V:zylzsdbf)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