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許多孩子的父母被“雞娃”搞抑郁了。現在許多移民中介以日本的“免費教育”“悠閑教育”(ゆとり教育)為噱頭,鼓勵他們賣了房子帶著孩子移民“櫻花國”,逃離“雞娃”的痛苦,去享受“悠閑教育”的生活樂趣。
的確,日本從小學到中學的9年義務制教育是悠閑教育、快樂教育。 孩子在學校是以玩為主,兼學別樣。參加各種俱樂部活動是主業,學習是副業。日本的大部分高中也是如此。
但是,日本大學的高考,從來沒有按照“悠閑教育”來設計高考試題。因為名牌大學少,考生人數眾多,現在日本高考的科目繁多,難度越來越高,試題也越來越怪。
日本現在短缺IT人才,今年日本文部省就把“情報”即計算機知識列為高考統考科目,強迫高中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其實日本缺IT人才的根本原因,是工資太低(300~500萬日元/年起薪),但是日本的決策者卻認為是孩子缺乏計算機教育。
讓我覺得可笑的是,軟銀的孫正義也持類似看法,公開呼吁日本在高中引進計算機教育。這些擁有決策權和話語權的人的經濟學常識的缺乏,導致日本高中生又要復習更多的科目,買更多的參考資料。
我孩子去年準備高考時,讓我看了一套東北大學醫學院的數學考題,其中有一道題是證明以丹麥數學家詹森命名的不等式——Jensen’s inequality的特殊形式。我這個北大數學系的畢業生忙了半天也沒有做出來。
于是我就請教了在美國普渡大學統計系擔任講座教授的同班同學,才搞明白這道題。我當時的感想就是東北大學出題老師比較變態,拿高中生當對手太不講武德。
與中國一樣在日本如果家里沒礦,孩子不是天才,父母也不希望孩子將來做拉面匠人、壽司匠人、電車司機等職業達人,“雞娃”考名牌大學也是必須的。
日本人“雞娃”的基本路徑就是把孩子送到私塾,就是課后補習班學習。私塾是日本的一大產業,許多東大(東京大學)的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就是在私塾教下一代如何考東大。
我孩子私塾的一個數學老師就是東大畢業的。我有時想這樣的循環如何展示大學教育的價值呢?
許多日本孩子的父母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把孩子送到私塾去學習,為考私立中學做準備。
考上私立中學后,再接著上六年私塾,為高考做準備。我家鄰居伊藤的女兒中學考上了“女子學院中學校”。她入學的同時,她媽又給她報名加入了日本的知名私塾“鐵綠會”。
“鐵綠會”以培養考東大和醫學部的學生比例高而聞名。我最初知道“鐵綠會”,是在LEXUS車行舉辦的招待會上。一位熱心的日本人告訴我,如果想讓孩子考上醫學部,必須送孩子上“鐵綠會”私塾。
“鐵綠會“是一家私塾,但是辦學方針就像一所正式的學校。要加入“鐵綠會”,孩子必須通過考試測驗,也必須從初一開始,不可以從中途進入,并且一直要上完六年。
伊藤的女兒每天放學后,就去“鐵綠會”學習,一般9點以后才回到家。自從她上了中學,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
在日本上私塾,要交入學金,教材費和上課費。每個月最少4萬日元,到高中階段因為學習的科目多,每個月有可能到達10萬日元。如果上一對一的私塾,每個月的學費支出,取決于補課科目和課時的多少,私塾費用就上不封頂了。如果一個孩子上私立中學的同時再上私塾,這個孩子每年教育開支達到200萬日元(近10萬人民幣)是很容易的。
我沒有按照日本人的路徑培養我的孩子。我的兩個孩子小學和中學都是在家附近的公立學校完成的。我家鄰居的孩子在小學畢業后都去了私立中學。看著鄰居的孩子都在上私塾準備考私立中學,太太有點擔心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線后面,將來考大學沒有競爭力,就建議讓我們的孩子也去考私立中學。
我覺得日本的私立和公立中學沒啥區別,都是以課外活動為主的“悠閑教育”。另外,我覺得小學和中學9年中學習的知識,等孩子上了高中大腦發育完善后,再回頭看都非常簡單。
就考大學而言,中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太重要,而讓孩子好好享受一個快樂的童年更為重要,等上了高中再加油考大學也來得及。
伊藤的女兒每天擠電車去“女子學院中學校”上學,我覺得對于孩子而言,小小的年紀就開始擠電車有點太殘酷了,會讓他們覺得人生太灰暗了。
我家孩子上的公立學校是小學-中學一貫制,離我家就200米,從我家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學校的大門,對他們上下學非常方便。我經常對孩子說:你們多幸福,你們的同學要在校門外等著開門,你們可以看到校門開了才離開家。
于是我就否決了太太讓孩子上私立中學的建議。
日本私塾的基本套路是,孩子上初一時,私塾就教授初二的課程;孩子高二時就教授高三的課程。我覺得既然是這樣,就讓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私塾重復。
這也是我沒有從小學4年級開始送孩子上私塾的原因之一。他們在初三準備考高中和高三準備考大學的時候,我才送他們上私塾練習如何考試。
考試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例如2個小時)做對一定數量的題目。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進行考試的適應性訓練,熟悉各個科目考題的類型是有必要的,這個能力的培訓需要私塾的老師訓練他們。
我送孩子去的是TOMS私塾,這個私塾沒有集體上課的班,只提供一對一的補課。我覺得一對一的私塾更有效,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學習程度和要求來制定學習計劃,缺點就是貴一點而已,一個課時(80分鐘)1.7萬日元。
我“雞娃”策略的結果還不錯,老大考上了熊本大學醫學部,現在已經是實習醫生了。老二今年剛開始在北海道大學醫學部的學習生活。兩個孩子都是以現役生考上的醫學部,沒有成為“浪人”。
日本大學的醫學部每年新入學的學生只有35%的是現役生,全體新生平均在社會上當“浪人”的時間是1.5年。
這就是如今的現狀。
作者 邢予青
|投稿 tougao99999
作者:日
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 著有《中國出口之謎:解碼全球價值鏈》。
本文轉載自
“邢予青東京漫談”。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