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日報一篇《“汽車第一省”,為什么是安徽?》的深度報道引發行業關注。當傳統汽車強省廣東、上海仍在轉型陣痛中徘徊時,安徽已以新能源汽車產量全國第一、汽車總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的“三冠王”身份登頂。在這條逆襲之路上,新勢力車企蔚來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十年投入超600億元研發資金,突破十二項全棧自研核心技術,用“技術鐵三角”為安徽汽車產業注入硬核驅動力。
在人民日報披露的安徽創新體系中,“合工大—蔚來創新研究院”被重點提及。蔚來瞄準智能電動汽車前瞻性技術開展攻關,其成果已轉化為多項顛覆性突破:全球首顆5nm車規級芯片“神璣NX9031”、自主研發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以及國內首個獲工信部線控轉向量產認證的智能底盤技術。這三大技術被行業譽為智能汽車的“新三大件”,徹底改寫了中國車企核心技術長期依賴海外技術的被動局面。同樣是8月11日,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合肥市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時來到蔚來第一先進制造基地,實地察看樂道L90、蔚來ET9、新ES8等車型及總裝車間,對企業大力度加強全棧自主創新研發、不斷推進產品升級等表示肯定,并表示:要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努力推動安徽汽車從總量靠前逐步到質量、效益、技術、安全性能全面領先。
而這也正是蔚來十年間一直持續投入研發,堅持技術創新的本質。神璣NX9031芯片的突破性在于其算力密度與能效比。采用5nm工藝打造,單顆芯片算力超1000TOPS,相當于同時處理16路8K高清視頻數據。更關鍵的是,這塊芯片是蔚來全自研、在圖像處理能力、算力和功耗表現上都能比肩國際頂級智能駕駛芯片,為L4級自動駕駛提供了硬件冗余的同時讓中國車企“有芯可用”。而SkyOS·天樞操作系統則構建了中國智能汽車的“數字基座”。這套系統打通車輛控制、智能駕駛、座艙娛樂三大功能域,實現微秒級中斷響應。央視曾給出高度評價:“自主可控,有芯有魂”,突破西方操作系統壟斷,為中國汽車裝上自主可控的中樞神經。
最具革命性的是蔚來ET9搭載的線控轉向技術。該技術取消傳統機械轉向柱,通過電信號直接控制車輪轉向,將轉向延遲從100毫秒壓縮至8毫秒。在突發避險場景中,系統可在0.1秒內完成轉向修正,較傳統機械結構安全性提升90%。工信部專家指出,這是中國首個符合功能安全ASIL-D最高等級認證的線控轉向系統,為高階自動駕駛掃除了最后一道機械障礙。
蔚來的技術攻堅不僅停留在實驗室。在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蔚來構建了“一小時供應鏈生態圈”:吸引寧德時代、安道拓等120家核心供應商入駐,實現電池、座椅、音響等關鍵部件百米內直達產線。這種近地化協同讓單車物流成本降低3000元,年節約供應鏈成本超30億元。而在產業鏈下游,位于六安的鋁循環產業園通過再生鋁工藝,使每輛車減少1.2噸碳排放,年處理廢舊鋁材能力達30萬噸。
截至2025年7月,蔚來在全國建成超8100座充換電站,其中覆蓋青藏高原的318川藏線換電網絡即將貫通。屆時車主可全程換電直達珠峰大本營。四代換電站搭載6顆激光雷達,實現全自動精準泊入,單站日服務能力達480次。這種“加電比加油更方便”的體驗背后,是蔚來十年投入180億元基建的長期主義。正如人民日報所言:安徽汽車產業的崛起證明,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方能定義產業未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