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格下降后,幾家歡樂幾家愁。
大多數茶商和茶客,倍感有利。而愛存茶的茶客和茶商,心累了也無痕。
![]()
茶客:降價后,自己成了韭菜?
一位茶友買了一餅冰島壩歪單株,帶了今年的正氣塘古樹茶樣試試,
茶友先試了正氣塘,反饋說:正氣塘叫小冰島也是有道理的,花香馥郁,入口湯質柔和,清爽回甘,舌底生津似清泉上涌,過喉有花香韻。五六泡的時候,微有體感。
![]()
茶友一問價格,今年正氣塘古樹1500一公斤,大樹茶650一公斤。
然后,一陣沉默,良久,茶友才回道:我2023年以2700一公斤的價格存了4提正氣塘古樹,現在還沒開始喝。
2023年,正氣塘古樹在山上的原料價都接近2000一公斤。高價的時候存茶,沒想到,茶葉還沒開始喝,價格就降了。
茶友說:用自己的全部品鑒能力和選茶水準,證明了自己是韭菜。
兩年前滿心歡喜存進來的茶葉,突然不香了。但是,畢竟真金白銀花出去,還得硬著頭皮喝完。
![]()
如今的茶葉市場。
山頭茶里,除了極少數名山及附近的古樹春茶,大多數茶葉,非名山和名山中小樹,原料價格都下降。
原料價格一降,做貨真價實的山頭茶的茶商,賣價也必然跟著降。
愛喝茶的人愛存點茶,倒也正常。只是,跟前幾年相比,明明可以撿漏的,感覺自己成了接盤的。
茶客內耗之余,突然看見,有的大牌茶一折。好家伙,2023年2000一餅的茶葉,2024年800一餅,現在200一餅。
非名山的古樹茶,只是攔腰截斷。有的大牌茶,直接朝腳后跟來一刀。
兩相對比之下,前兩年買了山頭茶的,也不那么痛了。
![]()
茶商:資產暴跌,庫存雞肋
原料價格下降,最受傷的是茶商,
茶商每年做茶,每年都有大量的茶葉被迫存下來。
原料價格下降后,庫存資產馬上貶值。比如,某一山頭,2023年成本1800塊一公斤的茶葉,如今,原料成本降到900塊了。
100公斤茶葉,成本1800一公斤,茶葉資產18萬。如今,價格跌了一半,資產也跟著跌一半,100公斤茶葉,只值9萬了。
有的茶商,庫存幾十噸,一個山頭降一點,幾十噸茶葉,庫存資產蒸發了幾百萬。
![]()
而且,庫存茶的市場地位會變得很尷尬,除非茶葉轉化出來,品質異常驚艷。
不然,現在,茶客掙錢難,相差一兩年,很少有茶客愿意買前幾年高價的茶葉,差不多的品質,新茶更劃算。
那么,按照新茶的價格賣庫存,虧得一塌糊涂。
不按照新茶的價格來,新茶更便宜,庫存沒人買。
![]()
收藏市場,幾乎為零
以前,茶客和茶商都愛存茶,主要是:原料價格在漲。
對于茶客而言:以前,原料價格一直漲,今年便宜,明年貴。今年存茶,意味著能以更便宜的價格,喝到心儀的好茶。當然愿意存。
對于茶商來說:以前,原料價格在漲。去年,茶葉原料1000一公斤,今年,原料漲到1200一公斤。這意味著,去年沒賣完的茶葉,也值得1200一公斤了。
原料價格上漲,帶來了庫存增值,所以,茶商也愿意存茶。
然而,當原料價格到頂,并開始下降的時候。今年貴,明年更便宜,存茶意味著貶值,也就沒人愿意存茶了。
![]()
普洱茶市場,靠投資、收藏,品飲三駕馬車拉動。
如今,投資已經不可能了。這幾年,把茶葉當投資品的人,最終都是失去金錢,換來一堆茶葉。
隨著茶商和茶客都不存茶,收藏市場,幾乎也消失了。
以后的普洱茶市場,只靠品飲。
而前些年在普洱茶投資和收藏市場中發展起來的大牌茶葉店,也關門了很多。
![]()
好茶不貴的時代,剛剛到來
只有品飲支撐的普洱茶市場,最終會變成品質和價格的競爭。
社會階層決定了消費分級,表現在普洱茶行業,頂級名山古樹,依舊高不可攀。
但整體上,好茶不貴的時代,剛剛到來。幾百千把塊,也能找到性價比很高的古樹春茶。
![]()
普洱茶,年產十幾萬噸,
有臺地茶和山頭茶之分,大廠做臺地茶,中小茶商做山頭茶。
以前,一個大廠一年吃進幾萬噸茶葉。大廠吃下了臺地茶產能,中小茶商才會一起上山搶山頭茶。
茶商和普洱茶玩家走進茶山,在春茶季氛圍里,茶商和散客面對產量少的古樹茶,搶茶導致抬價的結果。
大古樹就那么一批,茶客要,茶商也要,價高者得,價格就被抬高了。名山帶著非名山,古樹帶著中小樹,價格一路上漲。
這是前些年,山頭茶原料價格大漲的底層邏輯。
![]()
后來,茶葉金融玩不下去,大廠不好過了。
直播接過了臺地茶的場子,只是,不像大廠一樣,能吸納足夠多的產能。于是,臺地茶跟山頭茶一起搶品飲市場。
也就是說,只要大廠不好過,吃不下足夠多的產能,山上搶茶的盛況就不會有。
山上沒有人搶茶,茶山原料價格就不會漲。
![]()
2019年之后,茶商,是被迫存茶。
散客和茶商在山里競價。茶商為了搶有限的優質古樹茶,只能把茶農家的古樹中小樹一起收掉,以量換價。
本來就不想存茶,如今,與其把錢換成茶葉堆在倉庫里被茶農催債,還不如讓茶葉留在茶農手里。
做貨真價實的山頭茶的茶商,終于從茶農的古樹綁定中小樹的困局中解脫出來了。
茶葉積壓在茶農手里,茶農心里慌,又想起茶葉年年發芽,除了采茶費加工費,只要能賺點錢,果斷賣。幫直播間站臺,只要能賣茶,什么都能說。
于是,茶山原料價格體系,徹底崩了。
![]()
茶商只要不被古樹和中小樹捆綁的操作綁住手腳。做茶,以銷定量,一定會有更多的選擇。
但凡如今還能在市場活下來的,還能堅持做貨真價實的山頭茶的茶商,都知道:
只有品飲支撐的市場,茶葉要好賣,做好品質,薄利多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