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網(wǎng))
轉(zhuǎn)自:安徽網(wǎng)
今年茶季,池州市東至縣省級非遺傳承人汪建明愈發(fā)忙碌。4000斤的訂單里,除了傳統(tǒng)祁紅,他還要為長三角精品咖啡館、奶茶店趕制1000斤的新晉爆款“花香祁紅”。
![]()
據(jù)悉,“花香祁紅”自2024年面世,就迅速成為長三角精品咖啡館、奶茶店的“味覺名片”。同年,汪建明榮膺“國茶人物·制茶大師”稱號,更為這款創(chuàng)新茶品添上傳奇色彩。
這款茶,魅力何在?近日,帶著好奇,筆者來到葛公鎮(zhèn)祁源茶廠一探究竟。
“待葉脈柔綿如蟬翼透光,這時蜜果香將達峰值,需即刻收攏……”上午9時許,茶廠曬場已鋪滿了茶青,汪建明半蹲于茶席間,向徒弟講解日光萎凋的秘技。他口中的“日光萎凋”是“花香祁紅”的靈魂工藝——相較于機械脫水,這道古法雖耗時費力,卻能最大程度喚醒茶葉的天然香氣。
![]()
祁紅,素有“群芳最”美譽,位列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而汪建明的千畝有機茶園正處于仙寓山山脈的雁落坡,終年云霧繚繞孕育出的祁紅香高味醇、烏潤如墨。其“紅貢牌”祁紅工夫茶曾斬獲海峽兩岸茶博會“金獎茶王”,“雁落坡牌”祁紅亦在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摘得第一名→“金牛獎”。
然而,榮譽加身的汪建明并未止步于傳統(tǒng)。
“年輕人為何偏愛奶茶、咖啡?”他敏銳捕捉到市場需求的變遷:“年輕人追逐的是香氣與記憶點的共鳴。如何讓祁紅的高香融入新消費場景?”
2024年春茶季,汪建明開啟了一場工藝革新。他在傳統(tǒng)祁紅初制、精制的20余道工序中反復(fù)試驗:微調(diào)萎凋時長、精準控制發(fā)酵溫度誤差至1℃以內(nèi),甚至以“舌尖刻度尺”記錄每批茶葉的細微差異。
![]()
“制茶如做人,環(huán)環(huán)皆需至誠。”從日光萎凋到篩制打袋再到拼配補火,汪建明堅持手工把控每個細節(jié)——曬場茶青需均勻鋪展,以充分吸收陽光;精制時,以明前芽尖平衡茶湯鮮純度。“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他笑著解釋。
品茗室內(nèi),汪建明的妻子都英沖泡起“花香祁紅”。未及分杯,蜜果香已隨熱氣裊裊升騰。
“為了這款茶,他足足研究了大半年,光試驗樣品就廢了20多斤精制茶。他帶著‘花香祁紅’參加省內(nèi)外茶事活動,評委們圍著他追問工藝,那場景就像茶葉界的‘路演’!”都英的話語透著憐惜與自豪。
徒弟劉立盛是汪建明技藝的傳承者之一。這位擁有高級評茶員、高級茶藝師資質(zhì)的“新茶人”,已在上海開設(shè)紅茶體驗館。“師傅的匠心讓我明白,傳統(tǒng)并不是守舊,而是用創(chuàng)新賦予新生。”
![]()
遠眺云霧繚繞的仙寓山,汪建明目光灼灼:“一杯好茶,就是一個中國故事。希望通過‘活態(tài)傳承+創(chuàng)新轉(zhuǎn)化’,讓祁紅成為世界讀懂中國茶文化的一扇窗。”(丁滿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