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董
版式設計:而漪
![]()
七輪“蘇超”之后,官方積分榜上,“八隊”閃亮登場!
從常州隊到吊州隊、巾州隊、l州隊、O州隊、川隊,再到新鮮出爐的八隊。
常州,輸了嗎?
如果以比賽成績論,的確,輸了。
但是,如果以“蘇超”帶來的流量紅利來看,常州,贏麻了!
“跟著蘇超游常州”視頻播放量超1億次,“全國文旅給常州加油”“保住筆畫!常州0比0淮安取蘇超首分”等熱點登上數個熱榜第一。
作為全國最會賺錢的城市之一,這個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重要城市,最擅長的,莫過于抓住機會!

于是,就有了一張足球票引發的“賽事經濟”消費狂潮,一手“免門票”,精準引來揚州游客超15萬人次。“蘇超”龍城市集、“蘇超”嘉年華、“跟著蘇超游常州”直通車、“蘇超”常州球迷專列,每一場比賽都沒有被浪費。僅中華恐龍園一地,7月以來客流量和營收同比增長約80%,景區酒店入住率接近100%。
眾所周知,江蘇“十三太保”,各個要特色有特色、要實力有實力。
那么,為什么是墊底的常州,將賽場上的敗局,扭轉成了賽場下的勝利呢?

這個擁有3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
1
延陵劍影照見現代商道
一座城市的千年信用資產
在“蘇超”第七輪開賽之前,一則“季子掛劍”的典故,一條“蘇東坡在徐州為官、終老常州”的舊事,將這場比賽定下了“君子之爭”的基調。
“季子掛劍”的主角,就是2600年前、與孔子齊名,被他稱為“天民”、“延陵君子”的謙謙君子——季子。

在《史記》中,季子被司馬遷稱贊其為“閎覽博物君子也”。《吳越春秋》中,稱季子:“潔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處,高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季子當年的躬耕地和封邑地延陵,就是現在的常州。
“常州有季子,天下知信義”,作為季子故里,常州更是以信義之城為傲。
![]()
也正是因為“眷此邦多君子”,十地為官、三州被貶、走遍華夏的蘇軾,最終,選擇了常州作為此生歸處。
作為具有2560余年建邑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州是吳文化、齊梁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以人文薈萃、名士輩出而著稱。南宋就有“儒風蔚然,為東南冠”美譽,龔自珍曾贊其“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這里文風鼎盛,自隋唐開科以來,常州出了2960名進士,其中狀元就有19名。
常州的青果巷被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雖不足千米長,卻走出了一百余位進士,其中更有一位狀元。

這里孕育出了常州學派、陽湖文派等被稱為“五派一國”的重要文化流派,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
近代以來,常州更是誕生了75名兩院院士,以及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華羅庚、趙元任、周有光等眾多家喻戶曉的杰出人物。
君子勤身以修道,日益輝光。
在“蘇超”對戰淮安隊時,面對那有爭議的一球,常州這樣回應:遵守規則,尊重規則,謝謝大家對常州隊的支持,下一場,繼續拼!
常州這座君子之城,正是因為千百年來,被正直守信的文風所一直浸潤著,才會催生出蘇商“誠信守約”的商業倫理,最終,演化為“誠信長三角”“信用城市”建設的文化根基。
2
從恐龍園到新能源之都
萬億之城的“無中生有”方程式

“勇爭一流、恥為第二”
常州,最不缺少的,就是拼搏的精神。
從來沒有什么得天獨厚的優勢,僅占江蘇省4%的面積,卻承載了全省6%的人口,為全省貢獻了7%的財政收入和8%的國內生產總值。
這樣的成績,不是一蹴而就。
回溯常州的發展史,緊跟時代的發展,保持創新、開創的態度,不錯過每一次機遇,是其能不斷向前的關鍵。
![]()
從1906年常州近代第一家織布廠誕生,到邁進萬億之城的百余年工業進程中,實體經濟一直發揮著堅實的底盤支撐作用。
常州本地工業的巨擘甚多,例如,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的盛宣懷就是常州人。近現代,常州的紡織、機械制造、糧食加工、電氣四大行業,都有著不錯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常州更是靠著借來的幾具恐龍化石起步,“無中生有”地打造出了一個中國最成功的恐龍主題樂園集群。

一塊化石都不曾出土過的常州,硬生生給自己凹出了“龍城”的美稱。
沒有化石,也能打響恐龍牌;沒有資源,依然能建起“新能源之都”。
2009年,國家啟動了“十城千輛”工程。
抓住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這個重要節點,常州出臺了包括新能源產業在內的振興五大產業行動計劃,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精心謀劃布局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經過十多年的深耕細作,現在的常州,已經構建起了涵蓋“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的完整產業生態圈。

截至目前,常州共集聚理想汽車、常州比亞迪、江蘇時代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3400余家;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高達97%、全國第一;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10的龍頭企業中有3家布局常州,動力電池銷量約占全國15%;2024年新能源整車產量近80萬輛,約占全省70%;光伏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接近全國1/10。
對于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能來到常州,是一種福氣。
2018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捧著3頁PPT來到常州。
那時候的他,也許沒有想到,截至2025年6月,中國現存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約200家,而實際具備量產能力且月均銷量過千輛的不足50家。
理想,卻是這50家新能源車企里,名列前茅的一個。

現在,理想汽車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平均40秒鐘就有一臺新能源車下線。其以常州整車基地為核心,在長三角區域實現了3小時鄰里鏈上配套。
而另外一個,在2025年第28周(7月7日至7月13日)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終端銷量排名上穩居第一的,則是比亞迪。
常州的比亞迪,也為這第一名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2019年,總投資約200億元的常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其主要生產“王朝系列”元PLUS、“海洋系列”海豹及海獅3款新能源車型,項目投產以來,累計產值超1100億。
理想和比亞迪在常州的成功,離不開常州政府的支持。當年,兩家車企落地后,相關部門都是24小時待機,為它們解決問題。
在常州創造出新的奇跡的,不止新能源車。
![]()
作為智能兩輪電動車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九號科技常州基地正式投產以來,九號科技產值從2020年5億元增長至2024年84億元,實現了連年翻番的重大突破。2024年,九號科技啟動了智能移動出行項目,形成年產摩托車60萬輛、電動車自行車30萬輛的巨大產能。
常州,正是以產業布局的前瞻視野和堅韌不拔的“鏈”式思維,托舉著這些產業鏈上的企業,在這座“新能源之都”上,深入扎根,持續發展。
沒有資源,也能建出一座城,常州之所以能引來這么多的“金鳳凰”,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政府為企業們打造出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在政策上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為了能助力行業發展,常州專門成立的新能源集團,全面統籌城市開放場景資源。

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新北區新橋街道辦事處一起,就合作建設了常州市首座以充電為主,運動休閑為輔的新橋星星充電公園。像光儲充一體化電站、近零碳園區、微電網等創新應用場景的誕生,使得新能源“發儲送用網”各環節落地,有了具體可參考的實際案例。
行業要發展,企業要成長,人才是關鍵。
常州搭建了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中創新航研究院等研發平臺,集聚了國創、南德等檢驗檢測平臺。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使得常州在動力電池相關專利方面擁有4400余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常州推出的“新能源之都十條”政策,更是在支持企業技術攻關、標準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加快平臺載體建設等方面,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
該項政策不僅對承擔國家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企業,給予國家撥付資金50%的配套支持,單個項目最高可達500萬元;還對主導或參與制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和20萬元的獎勵。
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07個新能源產業項目落戶常州,投資總額超550億元。
政策先行,政府全力以赴扶持行業發展,常州交出了這樣的答卷——從0開始,也會有更廣闊的未來。
![]()
在這次的蘇超賽場上,有兩塊廣告牌特別引人注目,它們分別是“東哈·東北街邊燒烤”和“何小雷鮮鹵”。
它們和理想、江蘇銀行等知名品牌的廣告牌并肩而立,哪怕廣告位的價格一漲再漲,依舊巋然不動。
它們不僅僅只是兩塊廣告牌,更是常州堅守誠信、踐行承諾,堅持契約精神的營商環境,最好的招牌。
2023年,常州GDP總量邁入萬億大關,6.1%的增速位居蘇南地區第一。2025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蘇南。
作為全國人口最少、面積相對較小的萬億城市,常州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在這里,無論是微小的個體工商戶,還是龐大的行業巨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土壤。

這座充滿經濟活力的城市,以技術創新賦能,拉動傳統產業煥新,助力新興產業壯大的同時,更快人一步,搶先布局化合物半導體、氫能、合成生物等多條未來產業鏈。
昔日的常州,能引得東坡居士長嘆:“今日速歸毗陵,聊自憩,此我里”。
今日的龍城,打出“新能源之都”的稱號,從產業革新到文化再造,將地域劣勢轉化為創新勢能,成就了中國城市轉型的生動范本。
記分牌上的0,對于常州來說,代表的,是關于未來的無限可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