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名電視劇的影響之下,電影《長安的荔枝》再怎么宣傳,也很難于日售票房方面有量的飛躍,畢竟很多觀眾覺得兩部作品都是根據(jù)一部小說進行的影視化,相同之處肯定不少,所以既然看了電視劇版,那就完全沒必要再去看電影版。
如此一來,電影《長安的荔枝》的處境真是太難了。
不過說句公道話,電影跟電視劇的差別還是挺大的,無論是各個人物角色的結(jié)局,還是所表達出的精神內(nèi)耗都是截然不同的。
![]()
電視劇版,雷佳音飾演李善德,岳云鵬飾演鄭平安,二人是姐夫與小舅子的關系;
而電影版,大鵬飾演李善德,里面沒有鄭平安一角,有的是鄭平安的姐姐鄭玉婷。
除此以外,胡商蘇諒的結(jié)局,還有李善德的人物形象也很不一樣。
蘇諒在最后并沒有因為李善德的背信棄義而在一氣之下帶走全部的雙層翁,相反當李善德趕到渡頭卻無船可用時,是蘇諒力排眾議不遠千里開著自己的商船來幫李善德運荔枝。
![]()
至于李善德,他也遠沒有電視劇那一版貪生怕死,當他得知宰相楊國忠借轉(zhuǎn)運荔枝之名,在沿途驛站大肆斂財時,直接就當面控訴楊國忠德行有失,不配為相。
最后的最后,飾演杜少陵一角的張若昀也是給了走進影院的觀眾不少驚喜。
要知道張若昀在成名作《慶余年》里飾演的范閑一角素有詩仙之名,而現(xiàn)如今張若昀跑到《長安的荔枝》里,出演杜少陵,當真也算得上貼臉了,畢竟都是大詩人嘛。
![]()
回到本次要討論的重點,李善德是哪里人。
在電影結(jié)尾的畫外音里,有一句李善德的自述,他說自己是23歲入職司農(nóng)屬成為了漂泊在長安的眾多浮萍之一,但卻未曾提及他是從何處出發(fā)去的長安。
不過,李善德卻對杜少陵說過這樣一番話,他道杜少陵是他們這群同鄉(xiāng)里面最出眾的,這也就是說杜少陵跟他是一個地方來的,只要看懂杜少陵的歷史原型是誰,家居何處,就能知曉李善德的老家在哪。
![]()
01、杜少陵原型
唐朝的詩人多如牛毛,單是姓杜的有名詩人就有好幾個,比如杜甫、杜牧、杜荀鶴、杜光庭、杜儼、杜審言、杜頠等等。
因此正常情況下來講,要想從中找出李善德這個同鄉(xiāng)的歷史原型,簡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導演對杜少陵歷史原型的暗示已經(jīng)再明顯也不過了。
![]()
眾所周知,唐朝大詩人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起因是其入長安后,曾在城南少陵附近久居,且該地距離杜陵僅十八里,屬京兆杜氏郡望范圍,以此為名既標明了居住地,又隱含對家族歷史的追溯。
因此顯而易見,杜少陵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詩圣杜甫。
否則,導演怎么就偏偏選了少陵這么一個響亮的名字給他呢?再就是,電影中的杜少陵時任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歷史上的杜甫在這一時期確實也擔任了參軍一職。
02、李善德老家
歷史上的杜甫,祖籍是如今的湖北省襄陽市,出生地是河南省鄭州市鞏義縣。
且在鞏義縣至今仍保留有杜甫草堂、杜甫誕生窯、詩圣碑林等文物古跡,用以佐證杜甫確確實實在這一地呆過。
李善德既然說自己跟杜少陵(杜甫)是同鄉(xiāng),那么李善德要么是襄陽人,要么是鞏縣(鞏義)人。
那么,襄陽和鞏義哪一個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呢?
![]()
首先,咱們要看一看,杜甫在哪個地方待的時間長,最好是從哪里出發(fā)去的長安。
1310年前,杜甫在鞏縣的一窯洞呱呱墜地,并在這里度過了愉快的童年,59歲杜甫客死他鄉(xiāng),他的孫子杜嗣業(yè)最終將他的靈柩移葬鞏義康店的邙山嶺上。
由此可見,對于杜甫及其后人來說鞏縣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家,否則杜甫的陵墓為什么選在鞏縣。
如此便能確定,李善德的老家,大概率是鞏縣,而不是襄陽,畢竟杜甫對鞏縣的歸屬感較強。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