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秋陽暖照,松柏低語。11月2日,當涂李白文化園舉行拜謁詩仙活動,廣大詩詞愛好者循詩而來,向長眠于此的李白獻上一瓣心香。
![]()
全國各地的文藝界人士、詩詞愛好者與學生代表在“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前拜謁詩仙。王玉實、汪宗本攝
拜謁在《望天門山》的朗誦中啟幕。李白墓第49代守墓人谷常新著主祭服,以“長庚啟明,謫仙太白,大鵬飛兮,譽滿神州”的祭文,開啟這場跨越千年的對話,眾人緩步入園。當涂民歌聲腔再唱“天門中斷楚江開”,高亢一曲,穿越千年。童聲隨之而起,學生代表齊誦《夜泊牛渚懷古》《九日龍山飲》《姑孰十詠》,清音繚繞,如江風拂石。
![]()
學生代表在拜謁詩仙儀式現場齊聲吟誦詩仙在當涂留下的傳世名篇。王玉實攝
太白碑林前,姑孰畫派的畫家們現場揮毫,描繪李白詩中的當涂秀美山水。穿過碑林,草坪上童聲復誦,詩句與菊香同舞。主祭人誦祝,領導、嘉賓與學子三鞠躬,繞墓獻花、酹酒,菊瓣飄落,酒香滲入詩魂。
![]()
全國各地的文藝界人士、詩詞愛好者與學生代表在“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前拜謁詩仙。王玉實、汪宗本攝
禮成后,眾人走進太白草堂,觀藝術家杭法基捐贈的“李白詩意”水墨展,再度與詩人對視。禮畢,青山重歸寂靜,唯有楚江東流,詩聲長在。
一次拜謁,千年期盼,只要青山仍在,詩意就永遠回家。李白一生多次游歷當涂,終老并長眠于此,留下《望天門山》等五十余首不朽詩篇。當涂因李白而名揚天下,李白亦在當涂找到最后的歸宿。青山不老,詩魂長在,李白與當涂的千年情緣仍在續寫新的篇章。這片山水也因詩意浸潤更顯厚重。近年來,當涂通過持續推動李白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加快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奮力將這篇詩歌熱土、文化之城打造成開放、包容的文化寶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當涂新篇章接續力量。(方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