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晚間,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抗議活動,人們聚集在街頭和總統府外,抗議取消烏兩大反腐機構的獨立性。第聶伯羅、利沃夫、敖德薩等地也發生抗議活動。示威矛頭指向總統澤連斯基。
![]()
烏克蘭議會當天以263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這項爭議性法案,澤連斯基隨后簽署了該法案。據此,由總統委任的總檢察長今后有權對國家反腐敗局和反腐敗專門檢察官辦公室的調查工作下達指示。
烏克蘭非政府組織“反腐敗行動中心”稱,今后兩大反腐機構將淪為虛設,因為總檢察長將“喊停對總統朋友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戰爭爆發后,烏克蘭國內首次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
這給人兩種印象:一是澤連斯基不支持反腐,或者說,他本身就“腐敗”;二是烏克蘭人民開始懷疑澤連斯基,一部分不支持他了,考慮到澤連斯基現在是戰時總統,選舉因戰爭一直沒有舉行,人們有理由懷疑澤連斯基還有沒有“代表性”。
![]()
還有一種預測:沒有群眾“支持”的澤連斯基,在西方眼中還受歡迎嗎?
群眾有意見不要緊,要看規模。有報道說,在基輔參加抗議活動的有數千人。數量還可以,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從投票結果看,群眾選出來的代表們大都支持總統。
這就有問題了,出來的群眾是少數,還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還是本身就不開眼,沒有多少遠見,在總統和政府焦頭爛額地忙于戰爭時,還出來打著民主的旗號添亂。
![]()
至少在有的媒體上,輿情對澤連斯基并不友好。自戰爭爆發以來影響力迅速擴大的英文在線報紙《基輔獨立報》,竟然發表題目驚悚的社論《澤連斯基背叛了烏克蘭的民主以及所有為之奮斗的人》。
社論寫道,“澤連斯基總統為了擴大個人權力,選擇破壞烏克蘭的民主制度”,因為,“遭到攻擊的反腐機構一直是政治精英的眼中釘——他們理應如此。他們調查過澤連斯基所在政黨的議員和總統的親信”。并指出,“戰爭的背景對此事大有裨益。戒嚴令下,沒有選舉,或許更重要的是,沒有大規模的街頭抗議。”
文章還委婉地批評了西方,稱,“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的合作伙伴基本上沒有推動改革”,“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是錯誤的,并導致了今天危險的倒退”。
![]()
該報的另一篇報道援引一名前線無人機操作員的話說,“我認為(澤連斯基的)政府再次露出了其真實面目,自 2019 年以來我們就見過這種情況,只是戰爭轉移了我們的注意力。”
外部也在施壓。歐盟周三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烏克蘭立法剝奪兩大反腐機構的獨立性感到擔憂,并要求澤連斯基作出解釋。
![]()
歐盟擴大事務專員科斯批評烏克蘭政府削弱反腐機構的決定,并直言烏克蘭的入盟之路不能少了這些機構。她在社媒發文說:“維護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獨立性的關鍵措施被拆除,是嚴重的倒退”。
在騰訊網上,也有文章用了很吸睛的標題:烏克蘭街頭怒吼“澤連斯基是魔鬼”,反腐機構被毀引發抗議。
然而,有一個問題,澤連斯基不知道“反對”反腐會招致民眾不滿嗎?
澤連斯基稱,之所以采取措施,是因為這兩個機構被俄羅斯勢力滲透,因而必須進行整頓清理。
![]()
就在法案通過的前一天,安全部門人員突擊了這兩個機構的辦公室。
澤連斯基說的是不是實話?很難自證,也不容易被駁倒。
有一點是肯定的,現在的烏克蘭挺難。如果要徹底服眾,澤連斯基就必須拿出超人本領,兩手抓兩手都很硬:內部任獨立機構反腐,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外部堅決抵抗,內部的大張旗鼓,絲毫不影響政府領導前線作戰。也就是說,反腐和作戰雙雙報捷。
從目前看,澤連斯基不相信他能做到這一點。其觀點是,面對戰爭,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俄羅斯,面對野心勃勃的普京,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不給力,能做到一手硬,或者不算軟,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多少年了,還是個攘外和安內的辯證關系。
歷史的教訓很深刻。當一個政府面對強敵時,要格外警惕內部的示威活動,因為你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誰鼓動起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