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繁為簡說興亡,故事翻開黎庶章
黎庶
1927年,南昌起義中,一位17歲的女宣傳員,冒死背回一傷員,后來成為開國上將。
這位17歲的女救助戰士叫楊慶蘭。她于1910年出生于河南信陽,她出生后不久,辛亥革命就爆發了,清帝退位,民國建立。
但是人民還是免不了受苦受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上學時,處于亂世中的她,有一顆男兒心,更是報了中央軍事學校。在軍事學校上學期間,她得知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為了勞苦大眾在進行革命,于是她毅然加入了進來。
南昌起義爆發時,一心革命的她也想去參加,沒想到走到半路上,南昌起義開始的消息已經傳來了。
當時,同行的同學持兩種意見,有的說散伙,有的說追趕南昌起義的部隊。
楊慶蘭想,好不容易逃出來干革命,回去做什么,于是決定繼續追趕部隊。
![]()
圖|楊慶蘭
幾天后,她終于在撫州趕上了部隊。
楊慶蘭被分配到了賀龍的部隊里做宣傳工作。
一路上,仗打得十分慘烈,傷員也非常多。17歲的楊慶蘭雖然長得瘦小,但是力氣大,她又加入到救護工作中。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
8月24日這天,起義軍先頭部隊與敵人錢大鈞部在贛州會昌附近發生激戰,由于彈盡糧絕,后援部隊沒有及時補充上來,部隊傷亡巨大。到了下午四點左右,部隊準備撤離。
突然,楊慶蘭隱約聽到,在不遠的草叢中傳來微弱的呻吟聲。她第一時間想到:還有傷員。
于是,她走近一看,草叢里躺著一個身穿背心、短褲的人。
只見他左腿兩處中彈,膝蓋骨和腳腕骨也被打折,血流不止,草叢中田溝里的水也被染紅了。
看他受傷的樣子,楊慶蘭揣測他就是自己部隊的人。敵人在緊迫追擊,來不及細想的她,背起該傷員往山下走去。
她踉蹌著背著傷員,一刻也不敢停歇。她咬緊牙關,背著傷員,逃過了敵人的追擊,將傷員送到了醫護所。
醫護人員給該傷員做完傷口處理,面部清潔后,才發現他就是陳賡。
但是對于他當時為何沒穿軍裝,穿著背心和短褲躺在草叢里,楊慶蘭表示很好奇。
陳賡蘇醒過來后,才說出詳情。
曾經陳賡還救過蔣介石的命,可是后來陳賡加入共產黨后,蔣介石也不顧及昔日的救命恩情,要活捉陳賡。此次戰爭陳賡所在的部隊挫敗后,陳賡也受了重傷,陳賡怕被認出來,于是脫掉了軍裝,藏到死人堆里。
![]()
幸好被楊慶蘭發現,背回了醫護所,得到及時的救治。
后來陳賡還笑著說:“一個女孩子太了不起了,感謝你救我一命。”
楊慶蘭冒死救下陳賡,沒想到后來他成為開國大將。
直到后來,陳賡還多方打聽楊慶蘭的消息,要報答她的救命之恩。
在那個飽受壓榨的時代,正是有了無數像陳賡、楊慶蘭這樣的中華兒女,他們甘愿將青春年華奉獻到革命事業中。他們身處險境不肯屈服,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挺起了中華民族之脊梁。
削繁為簡說興亡,故事翻開黎庶章
關注我,了解歷史,對話古人,知興替,鑒古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