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6年作為杭州省會的杭州市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本文8幅來自于《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的杭州人文風景圖。
![]()
1904年清末時期的杭州地圖
本文的舊照片將會通過《西湖風光》、《杭州名勝》、《民國的生活》三個部分,領略民國時期湖北杭州地區的獨特魅力。
昔日的杭州城
5000年前良渚文化的發現使這里成為了“文明的曙光”。春秋時期這里先后是越國與吳國的所屬地。秦國統一全國之后,這里擁有了錢塘這一正式稱謂。另外有趣的是,根據《史記》中關于秦朝時期錢塘地區的記載,這里在當時還是入海之處,西湖在此時也暫未出現。
![]()
民國時期杭州及其周邊地圖
隋朝開皇九年,“杭州”第一次在文獻記載中出現,“周三十六里九十步”是對隋唐時期杭州城的描述。唐代時期杭州進一步發展,并于五代十國吳越國時期達到一個高峰,成為當時全國經濟與文化的重要城鎮。
南宋時期,杭州的興盛進入頂峰。尤其是臨安府作為都城之后,再加上全國性經濟與人口的大量南遷,當時坐擁百萬級人口的杭州當之無愧為全國的中心。
![]()
1948年杭州市區地圖
繁華一夢,鴉片戰爭后清廷逐漸衰微,即使作為江南富庶地區的杭州也是同樣如此。進入民國初年時,古時曾在杭州留下的眾多古跡名勝也因年久失修,大多已經殘破不堪。而在其中,尤以西湖周邊最為顯著。本文所有的照片,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所拍攝的......
1926年的成都紀行
一,《西湖風光》
![]()
西湖(其一)
西湖的山光水色自古以來就吸引著來往于此處的文人墨客。幾百年前馬可波羅來到此處后,溢美之詞溢于言表,他的游記中曾寫下置身于西湖就如同置身于仙境中一樣。鏡頭中,清晨微光下,稍近的三潭印月、蘇堤清晰可見,遠端的孤山與保淑塔則若隱若現。
![]()
西湖(其二)
西湖邊的某一碼頭處,二三人或蹲或坐在碼頭前,手中的魚竿默默地等著魚兒上鉤。在他們的身后,則是幾人悠閑地坐在長椅上度過一日的閑暇時光。
![]()
西湖(其三)
西湖的景色自古就以陽春四月為佳。這個時候楊柳剛剛發芽,春日的湖水上泛著扁舟,也許千年之前的白居易與蘇東坡等文人墨客,大概就是看到此情此景后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吧。
二,《杭州名勝》
![]()
岳王廟
岳王廟位于西湖湖畔,因供奉著宋朝抗金名將岳飛,這里又被稱之為忠烈祠。照片所記錄的正是上世紀20年代的岳王廟正門位置。畫面中岳王廟前,許多黃包車夫正等候在大門兩側。
![]()
岳王像
進入岳王廟后,在院落中金碧輝煌的岳王殿中,供奉的就是岳王像。這位經過無數場大小戰爭的洗禮,一路從普通的士兵升為指揮千軍萬馬的抗金名將,不幸被秦檜所陷害,最終含冤而亡。后人在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跪像。根據拍攝者的記述,因當時有許多游人在此處小便,廟內還特別設立了一塊“禁止小便”的木牌。
![]()
上天竺寺
離開岳王廟,當時可以通過乘坐黃包車到達位于西湖西側的上天竺寺。天竺寺最早建造于千年之前的五代時期,寺內供奉觀音菩薩。據記載當時寺內的天王殿,大雄寶殿都曾為西湖名剎之一,但由于歲月的變遷,這些曾經雄偉壯觀的廟宇在民國20年代時只留下了白云堂。
![]()
六和塔
在杭州,除了西湖勝景之外,錢塘江大潮也同樣有名。從杭州城內出發,來到六和塔附近時,錢塘江的壯麗便在眼前徐徐展開。六和塔身共有十三層,吳越時期為了鎮江流而建造,歷史上多次被毀而又多次重建。登上塔的最高點,便可以眺望到漂泊在江水之上的點點白帆。
三,《民國杭州百姓》
![]()
杭州的轎夫
杭州作為浙江的省會,自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但來到杭州城中,所到之處能感受到人們活躍的氣氛。照片記錄的是杭州城內某處路口的轎夫,他們有的已經攬好客人向前走去,有的則在路旁等著生意上門。這些轎夫不僅僅是在城內的路上,他們更多地集中在沿西湖的各處古寺附近,在那個交通遠不如如今發達的年代,這些轎夫與轎子便成為了游人們來往于各種景點間的主要交通手段。
結語
90多年已經過去,如今的杭州城早已成為另一番嶄新的模樣。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在前任留下的百年前舊照中,回憶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民國杭州,回憶那段以及曾經的時光。
歡迎關注小郭曾曰號,更多內容可在個人主頁內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