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理發的時候,老板娘問我現在的大學生是否好找工作。我回她要根據所學的專業、自己對哪個行業感興趣等方面去考慮。她接著說:“那如果不想工作呢?”這個問題讓我啞然失笑,“不想工作想干嘛呢?”我問道?
接著老板娘說自己女兒大學畢業,但是不想工作想要繼續考研。
“那就讓孩子去試試啊!”
“她哪行啊,就不是那塊料,還不如早點掙錢,過幾年找個合適的男人嫁了,更有保障!”
“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呢?如果孩子有這個想法,還是要支持一下的。”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得到的是老板娘連連搖頭。
我沒有見到這個想要堅持考研的女孩,也不知道平時她們之間的相處如何。但看到一直貶低自家孩子的母親,內心感到一種深深地無力感。這樣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該多壓抑啊!
父母總下意識貶低孩子
有人曾經做過一項數據統計,顯示我國70%以上的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存在貶低或者批評的語言。
可見,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而是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都說父母是最愛孩子的人,可為什么總是貶低孩子呢?一般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湖南衛視《少年說》的節目中,曾經有一個女孩吐槽自己的媽媽,總是高捧“別人家的孩子”而貶低自己。
而且,總是喜歡將女孩與自己的學霸閨蜜比較,并且說“你看你成績那么差,為什么她會和你做朋友?”女孩委屈地說:“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么不看一眼 ?”
![]()
面對女兒的控訴,媽媽并沒有感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反而在給孩子的學習方法劃重點。可以感受到這位媽媽對女兒的期望比較高,當女兒沒有達到她所預期的那樣,就會感到失望,并且通過語言貶低來刺激孩子。
第二種:控制欲過強
某乎上看到過一個描述家長貶低孩子的帖子:“家長們通過貶低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能力,離開父母就完了。”
看著文字都覺得這樣的父母讓人窒息,他們有著很強的控制欲,打著“為你好”的幌子,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意愿和方式來生活。
一旦表現出不愿意,不聽從,大人可能會通過貶低孩子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控制,直到孩子完全聽從。
![]()
第三種:自我價值感比較低
有一些家長,因自小生長在被父母貶低的家庭環境中,自尊心受到傷害,自我價值感變低。成年后為了尋找自我價值,會通過貶低別人來提高自我存在價值。
而比較弱小的孩子,就成為了他們貶低的對象。想想看,你是不是這樣的父母呢?
第四種:缺乏溝通技巧
不會說話的大人,也時常會對孩子說出一些貶低的話。他們往往缺乏有效溝通技巧,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只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擔憂。
貶低教育對孩子的傷害
家長在采用的貶低教育,是一種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與成長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影響一:自尊心受損,變得缺乏自信
網上有一組中國青年報針對2006年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有90.6%的青年表示自己的父母對自己使用過打擊教育,59.7%的青年認為,打擊式的教育對導致孩子缺乏自信,自我否定。
父母的貶低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殘忍的教育方式,他們相信父母,故而也會相信父母說出的貶低之語。因而自尊心受到傷害,失去自信心。
![]()
影響二:情緒出現問題
父母的貶低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夠優秀,這種負面的情緒會一直持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嚴重的會出現焦慮、抑郁、憤怒等情緒問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關鍵是留下的創傷可能會持續到他們成年后,并對其生活產生長期影響。
![]()
影響三:學習成績下降
鄰居家的小朋友樂樂學習成績不錯,經常是班級前三。但在媽媽看來這還不夠,她經常責怪孩子“你是不是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那么笨,這次又沒考第一”。當外人夸樂樂的時候,她也是一套“我孩子很差”的言語。
結果呢?樂樂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學習上也不再積極,沒多久學習成績就下降到班級15名。這下樂樂媽媽更覺得兒子不行了。
![]()
影響四:親子關系差,影響社交能力
《青少年藍皮書》中顯示:國內有超過70%的家庭對孩子使用“貶低式”教育,他們對父母的關系很難親密無間的相處。經常性地貶低孩子,得到就是孩子的疏離、反叛、甚至是挑釁。
而且還會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往,因為不自信與敏感性格,會導致孩子無法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交關系。
內心強大的父母不會這樣做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圓桌派》中提到:中國家長的貶低教育毀了幾百萬個孩子。
而我認為,事實上,可能更多,只是沒有準確的數據,但似乎很多人都有過被父母貶低的教育。
其實,那些利用“貶低式”教育來對待孩子的父母,是真的不愛自己的孩子嗎?并不是,他們只是不會教育。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方法錯了,是會毀掉孩子的。
![]()
建議父母們可以去看一看《內心強大的父母不會做的13件事》,書中有一句讓我很有感觸的一句話:“認為孩子不可能成功,將成為孩子發展的最大障礙,遠勝于任何艱難險阻、身體殘缺或天知不足”。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父母,不要因為孩子沒有達到預期就害怕、焦慮,并且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他們的身上。要知道孩子只是因為沒有如同大人一般的反擊能力,才會獨自承受這種“貶低式”教育。
凌晨媽媽來叨叨:
作為父母,希望可以盡量避免貶低孩子,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愿你我都是這樣的父母,而不是“有毒”的家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