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韓文公祠侍郎閣前遠眺,韓江江面如練,煙波浩渺。
韓江原名鱷溪,因鱷魚為患、水患頻發得名。直到唐代,韓愈被貶到此為官,才讓它改姓“韓”。韓愈究竟作出了怎樣的成就,才能讓一座城的山河為他改姓,名垂千古?
潮州人建起這座韓文公祠,就已經有了答案。
![]()
韓文公祠石牌坊(胡耀邦題)
穿過“韓文公祠”石牌坊,拾級而上。臺階的起步,從韓愈的千古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開始。臺階盡頭,韓文公主祠青瓦紅梁靜靜佇立,門額“百世師”和“三啟南云”匾額泛著金光。祠內,“百代文宗”匾額下的韓愈塑像正襟危坐,手持書卷,目光如炬。
![]()
韓愈的千古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圣上被貶潮州。那時的潮州是南蠻“瘴癘之地”,鱷患肆虐,文化荒蕪。但就是在這蠻荒之地,韓愈用8個月時間創造了奇跡。
![]()
韓文公祠
韓愈在《潮州刺史謝上表》中這樣寫道:“臣所領州,在廣府極東界上,去廣府雖云才二千里,然來往動皆經月……刺史縣令,躬入村寨,教化百姓。”這位曾經的京官,被貶后,沒有沉溺于個人失意,而是走遍鄉野,興修水利、治理鱷害;興學重教、舉薦賢才;釋放奴婢、改革弊政。
01 興修水利、治理鱷害
主祠兩側的碑廊刻著韓愈《祭鱷魚文》全文。石碑上“刺史雖弩弱,安肯為鱷魚低首而下哉”的字句,讓人看到韓愈治理鱷害的決心。他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驅鱷行動,終于讓百姓擺脫了鱷魚的威脅。
![]()
韓愈《祭鱷魚文》
韓愈并未采取簡單的捕殺方式,而是結合當地的信仰和文化,先將一只羊一頭豬投入江中,作為祭品,并宣讀這篇檄文,指責鱷魚禍害百姓的罪過,然后以刺史的身份,給鱷魚劃定期限,命令它們限期南遷到大海中去,否則將選派“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箭,將其盡數剿滅。
![]()
侍郎閣
據傳說,當晚便風雨大作,數日后江水干涸,鱷魚果然西遷六十里,從此潮州再無鱷害。此事雖帶有神話色彩,但反映了韓愈作為地方官的責任與擔當。他通過這一極具象征意義的儀式,極大地鼓舞和安撫了民心,展現了驅逐自然災害的決心。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機會組織民眾進行了實際的驅趕或清理行動,“祭鱷”成為一個凝聚人心、動員力量的標志性事件。
02 興學重教、舉薦賢才
韓愈是儒家思想的堅定擁護者,他深感潮州教育落后、文化不興是導致貧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將興辦教育作為施政的核心。
![]()
韓愈像
韓愈拿出自己的部分俸祿,作為辦學資金,重啟并資助當地的州學。他大膽啟用當地秀才趙德主持教育,“出己俸百千以為舉本,收其贏余,以給學生廚饌”。委任他代理海陽縣尉、兼任州學負責人,主持教育事業。并在潮州設立鄉校,這是當地首所官學,自其誕生,“潮人未知學”的蒙昧成為歷史,開啟了潮州文教興盛的新篇章。
韓愈在潮州任職不過短短八月,卻在這里掀起了文風的熱潮,從此,潮州文風鼎盛,著實令人驚嘆。后人將韓愈尊為潮州文教的開拓者,學堂也多以“昌黎”命名。至宋代,潮州出進士19人,明代更達160人,從此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
![]()
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
03 釋放奴婢,改革弊政
當時潮州地區存在一種落后的社會習俗,貧苦人家因債務或生計所迫,常將子女抵押給富戶為奴,一旦過期無力贖回,則終身淪為奴婢。
韓愈認為這種做法有悖人倫,是嚴重的社會弊病。他借鑒了中原地區的先進制度,制定了明確的計庸折值法。規定奴婢為雇主服務,其勞動應折算成工錢。當工錢累計達到所欠債務的數額時,奴婢身份自動解除,恢復自由,必須予以釋放。
這一政令用經濟手段和行政命令,有效地廢除了人身抵押的陋習,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保護了下層民眾的基本人權,對于改良潮州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公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
侍郎閣遠眺韓江
韓愈在潮州的8個月,完成了從“治自然之水”到“治人心之水”的升華。他筑堤壩治的是水患,興學校治的是蒙昧,釋奴婢治的是陋習。他讓蠻荒之地變成禮儀之邦,他讓潮州人看見文明的模樣。潮州人感恩他,不僅為他建祠,更把山河改姓來紀念他——把祠后的筆架山改叫韓山,把山下的鱷溪改叫韓江,把山上的橡木改叫韓木。
八個月的治潮歲月,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滄海一粟,韓愈卻因文化人格的永恒光輝,凝成了超越時空的精神豐碑,在嶺南大地上刻下永恒的印記,潮州的山川草木在千年后依然“韓”為姓,這不僅是地理的命名,更是潮州人對韓愈的永恒朝圣。
當一個人的精神與一座城的血脈相融,山河便有了不朽的姓名。
韓文公祠主要看點
01 主祠
韓文公祠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數經遷徙與修葺,如今呈于眼前的建筑是明清時期所建。整座祠宇依山傍水而建,將潮州本土建筑的靈秀之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
韓文公祠下廳
拾級而上,二進廳堂的主體建筑順應山勢層層遞進。下廳既為游人提供小憩之所,也是去上廳的主要通道。門額上“韓文公之祠”的石匾莊重肅穆,廳內“三啟南云”“百世師”匾額訴說著對韓愈的永恒敬仰。
![]()
韓文公祠上廳
上廳正中央,韓愈塑像端坐如松,左右是侍從張千、李萬。“尊賢有祠”“思韓”等匾額高懸檐下,與“吾潮導師”“百代文宗”等題詞交相輝映。四周墻壁鑲嵌的歷代碑碣,記載著韓愈治潮的豐功偉績與后世綿綿的追思。
02 侍郎閣
半山腰的侍郎閣是俯瞰潮州古城的最佳位置。這座雙層閣樓因韓愈曾任刑部侍郎而得名,閣中設有展覽,閣前平臺上立著韓愈石雕像,平臺垂壁鑲嵌著巨幅題刻“吾潮導師”,這是潮州人對韓愈的最高尊稱。
![]()
侍郎閣
閣內珍藏著歷代文人題詠,其中最珍貴的是明代徐渭的題詩:“文章百代起衰八代,忠義三唐第一人。”
一座侍郎閣,不僅守望山水,更守望著千年文脈。
03 碑刻群
韓文公祠內存有碑刻四十余通。其中最古老的是宋代蘇軾撰文的《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高度贊揚了韓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績,這也是后世對韓愈的經典評價。
![]()
《功不在禹下》碑
主祠正殿,清代《功不在禹下》碑赫然在目。這如一座歷史的豐碑,彰顯著潮州人對韓愈治水功績的高度贊譽。
在“泰山北斗”碑前,每年中考高考前,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來祭拜。既是求保佑,又是來感受韓愈興學的精神,這在潮州已成為一種文化傳統。
![]()
“天南碑勝”碑廊
還有“天南碑勝”碑廊內,饒宗頤等大家的題詞,見證著韓愈精神的世代傳承。
04 天水園
主祠左側的天水園以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的詩意建造,曲水流觴,亭臺錯落。
建天水園,也是為紀念潮州俊彥趙德。趙德,號天水,唐宋潮州八賢之一,韓愈稱贊他“沉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論說且排異端而尊孔氏,可以為師矣!”于是推薦他主持潮州學政。
![]()
天水園
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鳶飛魚躍”石刻,這是韓愈書法真跡的復制品。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據說韓愈在潮州寫了13篇文章、7首詩,卻為潮州留下了千年的精神財富。
05 橡木園
祠前那棵頗具傳奇色彩的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相傳是韓愈親手栽植。在潮州人心中,它被尊為文運祥瑞之象征。
![]()
饒宗頤《韓木贊》
右側橡木園中,三十余株自韓愈故鄉移植而來的橡木蓊郁蔥蘢。它們與堯佐亭、允元亭相依相伴。園中央竹簡狀石雕上,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手書的《韓木贊》筆走龍蛇,為這片文化圣地再添墨香。
旅行小貼士:
韓文公祠適合歷史文化愛好者游客或親子研學,不僅是旅游打卡,更是一場唐宋文學課的沉浸體驗。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興北路韓山西麓
交通:潮州公交104/110路直達,自駕搜索“韓文公祠”即可達,有停車場。
門票:免費,但需在官方公眾號實名預約。
開放時間:8:30-17:00(周一閉館)
建議與周邊的廣濟橋、潮州古城、牌坊街等一起游玩。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每一次點贊、分享和留言都讓我心生歡喜。
如果喜歡請關注@Trip在路上,我們一起看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