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羊網
“實習期5000元,轉正6000-7500元”——11月6日,廣州職業技術大學秋招會上,一張張招聘易拉寶前,人頭攢動,253家企業帶著5650個崗位進入校園,與畢業生面對面交流。
記者巡場發現,相較往年,今年各企業招徠畢業生的底薪普遍上漲,大部分崗位實習期月薪多在5000元左右之間,比前兩年招聘會上普遍4000元的底薪,漲了大約20%。
![]()
漲薪20%,制造業依舊“招人難”
“我們這次招聘目標是5人,但難招人。”珠海英搏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研發的制造業企業,前來負責招聘的員工向記者透露,“現在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在工廠對著機器,我們不得不漲薪。”然而,即便在薪資水平較兩年前普遍上漲20%的背景下,車間崗位依然面臨“招人難”。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相較于傳統制造企業,跨境電商、直播等新興領域的展位前更受歡迎。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具備小語種能力和跨境電商運營技能的畢業生成為“香餑餑”。某企業外貿總監表示,他們今年計劃將外貿團隊擴大50%,“既要懂技術又要懂語言的復合型人才最難找”。
高校也正在積極應對這種需求。該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鄭曉霞說,自己在校期間操作過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等實訓平臺,“這些實踐經驗讓我們在面試時更有底氣”。
從“謀生手段”到“實現自我”
從“謀生手段”到“實現自我”,幾位企業招聘官感慨,如今年輕一代就業觀變了。
“底薪4000元可以接受,但我更看重工作是否契合我的專業和性格。”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張宇軒的求職標準代表了不少同齡人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團隊氛圍、成長空間的權重甚至超過了基礎薪資。
這種變化被企業敏銳地捕捉到。某音響企業一名前來招聘的HR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現在的畢業生會花較多時間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內容,“他們不急于投簡歷,而是在尋找專業契合、能讓自己發揮特長的平臺”。
面對這種變化,企業在調整招聘策略。一方面,通過“薪資普漲+福利升級”增強吸引力,如提供免費住宿、技能培訓等;另一方面,更多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的“精神訴求”。從北京好利來企業總部專程“打飛的”前來招聘的孟先生說,如今企業為入職員工配備了很多生活福利,目的正是希望給員工“家的感覺”:“人們都說離校是青春的句號,但我們認為來到企業后,更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家一樣關懷,所以我們也希望能給學生更好的體驗感。”
![]()
據悉,為幫助學子解決求職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學校在招聘會現場打造 “全流程就業服務矩陣”:開設 “職面煥新館” 與 “簡歷打印專區”免費提供電子證件照拍攝和簡歷打印服務,引入“AI求職機”賦能求職就業,設立 “職海探心,卡繪未來” 互動區助力學子解鎖個人 “職業 DNA”,加入“就業政策咨詢臺” 專項解讀求職就業政策與行業發展前景,同時聯合地方征兵辦開設 “征兵入伍咨詢” 專區,講解征兵條件、入伍優待及學業保留政策,為學子提供多元化發展選擇。
文、圖 | 記者 崔文燦
視頻 | 記者 崔文燦 實習生 岑倩
編輯:李可欣
原標題:直擊廣職大秋招:企業普遍漲薪,畢業生要薪資更要“情緒價值”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