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勞動午報)
轉自:勞動午報
![]()
近日,順義區2025年“金秋百企”專場招聘會在該區城南體育中心舉辦。活動吸引127家區內各行各業企業參與,現場提供工程師、項目主管、生產技術員等各類崗位3155個。
據了解,順義區首次將分類分級就業援助技術系統化融入招聘全流程,構建“即時崗位匹配+短期能力提升+長期就業陪跑”的一體化招聘洽談與就業跟蹤服務體系,實現分類分級就業援助技術與招聘會服務場景深度融合,推動求職與招聘服務實現“精準滴灌”。
分類分級服務實現“精準滴灌”
“這次招聘會給我的感受非常不同,以前更多是企業擺攤、求職者海投,但今天一來就先在體驗區做了測評。”求職者陳女士分享道,“指導老師不僅幫我分析了目前的就業優勢與短板,還結合我的特點和興趣,指出了幾個適合我的職業方向,這種精準的服務實實在在地解除了我的迷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招聘會現場設立的分類分級服務體驗區是一大亮點。職業指導師運用專業的量表問卷,從就業能力、就業心態、就業條件三個維度,為前來咨詢的求職者進行現場評估與精準畫像,發現其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并提供相應的問題解決路徑。對于評估后可直接匹配崗位的求職者,指導師會結合其求職意向與技能特長,與現場崗位進行快速匹配,精準引導至適配企業和區域,提升求職效率和成功率。而對于需要進一步服務的群體,則根據測評結果,引導求職者進行專項求職能力提升。
體驗區內,簡歷優化、面試模擬、職業指導、求職實訓、實用培訓、技能提升6大服務展臺有序排開,為經過評估分流的求職者提供“菜單式”賦能服務。簡歷優化區借助AI工具,可在5分鐘內幫助優化簡歷核心內容;面試模擬區通過AI系統,能在10分鐘內完成高頻問題演練并給出針對性建議;職業指導區則細分高校畢業生與一般求職者兩類群體,由心理咨詢師與職業指導師協同提供心理調適與職業規劃服務。此外,實訓、培訓等區域聚焦提升求職者的通用技巧與基礎技能,讓求職者現場感受能力提升的實效,在短期內有效提升求職能力。
全程服務閉環確保“穩就業”實效
據了解,為確保服務效果持續深化,順義區著力構建“評估——服務——跟蹤——再評估”的全程服務閉環,充分激活“家門口”就業驛站和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資源優勢,為分類分級后的服務對象提供持續、個性化的“就業陪跑”支持。通過建立動態管理檔案,為不同服務對象匹配崗位推薦、技能提升、心理疏導等定制化服務,持續跟蹤就業進展,及時調整服務方案,形成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成效”的良性循環,全力護航每一位服務對象直至實現穩定就業。
“我是通過‘順義人社’公眾號知道這場招聘會的,這里離家近,非常方便。”求職者劉同學說道,“現場的分區指引很清晰,我直接去了‘高校畢業生專區’,還體驗了AI模擬面試。系統不僅指出了我在語言表達中的問題,還給出了具體改進建議,讓我對接下來真實面試更有底氣。這種‘邊投簡歷邊提升’的方式,感覺特別實用,不再是漫無目的地碰運氣,而是真正帶著準備和信心去求職。”
除此以外,活動現場以“重點群體就業需求+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為核心,在招聘洽談區分類設置了高校畢業生專區、重點行業專區等特色招聘板塊,并對參會企業及崗位標注 “實訓營合作企業”“暖心服務崗位”等特色標識,實現崗位資源的集中化、標簽化呈現,助力求職者快速識別適配崗位,降低求職決策成本,提升崗位對接效率。
據悉,順義區作為北京市推廣分類分級就業援助服務技術6個試點推廣區之一,積極將分類分級服務融入工作場景中,探索出求職能力實訓、招聘洽談活動、日常就業服務等不同服務場景下分類分級援助技術的實施路徑。據統計,此次招聘會現場累計提供分類分級服務130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454人次;線上參與1.7萬人次,投遞簡歷154份。
□本報記者 王路曼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