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金黃的樹葉簌簌飄落,將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紅墻襯得愈發溫暖。10月31日,63歲的社區居民吳云走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立刻就被桌上的新設備吸引了。
“吳阿姨,快來試試,這個能鍛煉腦力。”社區工作人員笑著迎上前,幫吳云戴上測試設備,吳云坐在電腦前開始答題。
“這是社區剛啟動的‘珠算啟智·健康銀齡’活動,下一步還將開設珠心算課程,減緩老人腦部衰老。”社區黨委書記王暉介紹。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記者采訪時,王暉正帶著社區干事和居民一起學習全會精神。王暉表示,牡丹社區“一老一小”占比高,老人舒心養老、孩子健康成長,是家家戶戶最掛心的事。近幾年,社區經過老舊小區改造,設施環境提升了,還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開辦了幸福長者食堂、康復理療室。今后將推出更有溫度、更智能的民生服務場景,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之前做需求調查時發現,老人最盼望的就是便捷醫療。”社區黨委副書記姜琳琳接過話頭,她手中的調查表記滿了居民訴求。“社區正準備聯合大型醫院,打造‘家庭病床’,今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定期體檢、用藥指導等專業醫療服務。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適老化改造也將陸續推進。這些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將把貼心照料送到老人身邊,讓社區養老更有溫度。”王暉的話引得在場居民頻頻點頭。
夕陽西斜,黨群服務中心的熱鬧勁兒絲毫不減。吳云的孫子馬梓豪放學后,一溜煙地跑進幸福教育課堂。科學探索、硬筆書法、非遺手工……門口課表上,十幾門課程排得滿滿當當,“四點半課堂”成了孩子們課后的快樂天地。
“接下來要給課堂添新裝備,引進AI科普設備,把傳統文化、科學啟蒙、心理健康特色課程裝進去,增設學齡前托育點,提供臨時托、計時托服務。”王暉笑著分享起未來的社區服務規劃,還有更讓人期待的是社區智慧服務平臺,養老預約、醫療掛號、防跌倒提醒等功能一鍵可達,讓大家在社區里生活得更安心、更方便。
![]()
來源 遼寧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