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沒人相信的「大翻盤」真的要來了
作者|曹思頎
編輯|靖宇
今年 6 月,蔚來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其中 60 億元的虧損數額,疊加堪堪破 4 萬的季度交付量,讓所有人都為這家公司捏了一把汗。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蔚來創始人李斌第一次提出了「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這有點像中國男足在低谷時喊出「世界杯出線」的目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個時候只有不到 1% 的人相信蔚來可以做到。
李斌彼時的底氣,來源于即將在第三季度推向市場的兩款新車——樂道 L90 和全新蔚來 ES8。這兩款純電大三排 SUV,解決了這個細分車型領域里,過去「坐得下人、裝不下行李」的核心痛點,疊加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價格,成功帶動了蔚來訂單和銷量的迅速攀升。
到 10 月底,蔚來公司整體月銷量已經突破 4 萬臺,幾乎和 Q1 整季度總交付量打平。其中,樂道 L90 連續 3 個自然月交付破萬,全新蔚來 ES8 也在發布 41 天后迎來第 10000 臺交付。蔚來高管馬麟在微博表示,全新 ES8 的產能將在 11 月再度提升 70%,并在 12 月力爭突破 1.5 萬臺。
仔細拆解蔚來近 5 個月的變化,我們發現:蔚來不僅在產品層面釋放出了兩個「爆款」車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終于填上了「交付」這個過去踩過兩次的坑。在交付、產能、供應鏈等方面全面提效,終于把開局階段的訂單優勢兌換成了「上半場領先」的階段性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2025 年「下半場」真正的考驗集中在最后兩個月。從內部來看,蔚來團隊需要繼續保證每一臺新車的交付;而從外部市場來看,他們需要面對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退坡前,產業鏈以及消費市場的各種變數。
在第四季度開始階段,李斌在內部會議中再次重申了「季度盈利」的目標,并將其作為個人的第一考核目標。按照此前的推算,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將現有的 4 萬臺月交付量提升至 5-5.5 萬。
這依舊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但現在相信蔚來可以完成這場逆轉的人,肯定不止 1% 了。
01
41 天交付破萬,
全新 ES8 迎來「開門紅」
蔚來,這次終于支棱起來了。
剛剛過去的 10 月,蔚來公司延續了過去 3 個月連續增長的勢頭,單月交付量繼續上升,歷史首次突破單月 4 萬臺。其中,蔚來品牌(NIO)交付 17143 臺、樂道品牌(ONVO)交付 17342 臺、螢火蟲品牌(firefly)交付 5912 臺。
這一成績不僅在眾新勢力車企中僅次于零跑、鴻蒙智行、小鵬、小米;更重要的是,相比自身年初單月 1.3 萬臺的低谷,蔚來只用了 3 個季度,就實現了近 3 倍的交付量增長。從 ICU 病床起身,看到了盈虧平衡「重獲健康」的希望。
![]()
從交付數據可以看出,自 7 月樂道 L90 上市以來,整體交付數量持續上漲 | 圖片來源:蔚來
這樣的交付數據和增長速度出乎絕大多外界觀察者的意料。這 4 萬的月度交付量里,全新蔚來 ES8、樂道 L90 累計貢獻了大約一半的銷量。過去,行業普遍認為燃油和增程車才是大三排 SUV 的主銷產品,這兩款純電產品的上市,改變了市場認知,也直接推動了蔚來公司銷量快速上升——從 7 月的 2.1 萬臺,攀升至 10 月的 4.0 萬臺。
其實,站在當下的視角回看,樂道 L90 和全新蔚來 ES8 的熱銷有跡可循。以全新 ES8 為例,在 9 月下旬,就有媒體根據蔚來 App 上顯示的提車時間,推測首銷周期內訂單量突破了 4 萬臺。
但是,從「領先」到「開門紅」,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
此前,蔚來曾有過兩次痛失好局的慘痛教訓,分別是 2022 年的 ET5 和 2024 年的樂道 L60。這兩款產品均在上市之初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和意向訂單,但受限于產能等多種因素,沒有把優勢兌現成實際銷量,蔚來公司也因此錯過了兩次「上岸」的機會。
所以,蔚來這次格外重視「落地交付」的工作,相比以前做了一系列「聽勸」的改變。例如,終于打破了以往「絕不提前備車」的執拗,在發布第二天即交付新車。
有一個細節可以體現出蔚來高層對新車的重視:在 NIO Day 發布新車的第二天,蔚來特意將媒體溝通會設在了杭州蕭山機場旁邊的酒店,李斌在 11 點結束媒體采訪后,便馬不停蹄地搭乘 12 點航班前往北京為首批車主進行交付。
![]()
NIO Day 第二天,李斌前往北京進行用戶交付 | 圖片來源:李斌微博
根據媒體報道,在 10 月中下旬的一次蔚來內部管理層會議上,李斌對全新 ES8 的交付表示了肯定,稱「大定到鎖單轉化率和以前相比還是顯著提高」。
交付量體現出的信心也直接在投資市場得到了體現。截至 11 月 4 日美股收盤,蔚來股價來到 7.160 美元,相比本年最低點上漲超過 2 倍。同時,也讓李斌此前提到的「年底月交付突破 5 萬,四季度實現扭虧為盈」目標更具說服力。
02
Q4:競爭加劇和「必須盈利」
「季度盈利」,是李斌第四季度個人 VAU(蔚來內部目標和過程管理工具的縮寫)的第一條。這一目標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第一個維度是財務層面,核心是優化成本結構。投入過大、效率不高也是過往在一些外部觀察者眼中,蔚來的「槽點」。
李斌在內部講話表示,蔚來內部已經把第四季度營銷、研發、管理費用的上限鎖定。其中,NIO Day 等大型活動放在第三季度,可以降低營銷成本;而研發成本在 CBU(Cell Business Unit,蔚來今年推出的「基本經營單元」理解)指導下,也在縮減不必要的開支,例如:希望將研發費用從過往的每季度 30 億元,控制在 20 億元左右,并且維持原有的產出效果。
第二個維度是執行層面,核心就是上文提到的,繼續保證把訂單轉化為交付,從而提高整體收入。
根據管理層此前在財報業績電話會上的推算,蔚來第四季度扭虧為盈的關鍵,是實現大約 15 萬臺的交付目標——根據 10 月 4 萬臺目標進一步推送,接下來的 11 月和 12 月,月均交付目標要達到 5.5 萬臺。
![]()
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表示:ES8 產能將持續爬坡 | 圖片來源:馬麟微博
據了解,新品方面,蔚來公司在第四季度只有樂道 L60 的年度改款,因此重點應該不在新車繼續拉動銷量增長。把目前手握的全新 ES8 和樂道 L90 的訂單進行轉化,將繼續成為整個公司第四季度的重頭工作。
這其中,全新 ES8 的交付尤其重要。因為它的平均售價更高,且單車毛利率更高。所以,ES8 的交付數據,將直接影響蔚來的平均單車銷售價格和整體毛利率。
據蔚來管理層透露,全新 ES8 目前正在加速保證交付,11 月預計將有 70% 的交付提升。如果按照「基本盤」(即除 ES8、L90 外其他車型)繼續維持在每月 2 萬臺,全新 ES8 和 L90 各自提升到 1.5 萬臺以上來計算,5 萬臺的月交付目標可以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即便如此,李斌對內部仍然表示「一定不能懈怠、一定不能松勁」。
據極客公園觀察,第四季度消費市場最大的機會和挑戰都來自于購車政策即將發生的變化——明年 1 月 1 日起,新能源車的購置稅補貼政策將迎來「退坡」(從全免到減半),因此,很多仍處在觀望期的消費者都希望趕在今年年底前開票購車。
從銷售端來看,包括蔚來在內的各廠商都實行了「兜底策略」,即只要在今年年底前鎖單,如果無法在 12 月 31 日前完成交付,廠商會為消費者補貼購置稅差額。
這一政策變化也更加凸顯了現階段產能爬坡的重要性。畢竟,今年年底每多交付一輛 ES8,就可以為公司省下一筆「兜底經費」,按照計算,這筆錢大約在每輛車 1.2-1.4 萬元之間。
當然,交付端另一個挑戰來自于供應鏈。由于需求集中上漲,造成上游供應鏈承壓。根據《晚點》報道,近日已經有數家車企采購人員前往寧德時代總部「搶電池」。不過,從李斌此前的內部講話來看,蔚來管理層始終對 12 月全新 ES8 1.5 萬臺的產能「非常有信心」,也可以體現出公司上下為保交付做好的全體系準備。
據汽車自媒體「車 FANS」透露,蔚來公司近期周銷量連續破萬。這份成績單更像是一個效率加速的信號,未來數周內,交付體系的兌現能力將成為判斷蔚來能否穩健邁入良性循環的關鍵尺度。
*頭圖來源:蔚來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今年,我們看到頂尖科學家、工程師、業務 VP 等紛紛帶著對 AGI 的期待,投身大模型創業浪潮。隨著賽道玩家增多,AI 創業的 「游戲規則」已和兩年前 ChatGPT 爆發時截然不同。
當下 AI 創業,選擇 To B 還是 To C 更有機會?創業如何選對賽道、避開認知誤區?傳統企業又該如何借助 AI 轉化自身優勢?
本周四晚 20:00,極客公園視頻號直播間,極客公園創始人 & 總裁張鵬對話元理智能創始人 & CEO 張帆,聊聊當下 AI 創業的底層邏輯迭代、場景落地關鍵,以及普通人能抓住的新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