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賽西威是中國企業嗎?
主要技術是什么?未來發展如何?
與哪些車企合作?
![]()
德賽西威是中國企業嗎?
德賽西威的發展歷程可謂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縮影。公司前身為1986年7月成立的中德合資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與蛻變,公司在2010年更名為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完成了從合資企業到本土企業的轉變。
![]()
2017年年底,德賽西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正式登陸A股市場,標志著公司發展進入新階段。根據2025年10月的數據,德賽西威的總市值大約為664億元人民幣。在股權結構上,德賽西威呈現出較為集中的特點。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惠州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兩者合計持股接近50%,構成了德賽西威穩定的股權基礎。
![]()
此外,公司還有多個員工持股平臺,如新余市威立德投資咨詢合伙企業和新余市威立杰投資咨詢合伙企業,分別持股3.21%和2.54%。
![]()
主要技術是什么?未來發展如何?
隨著智能化的普及,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部分可以說齊頭并進,尤其在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電池容量的增加,車載的智能系統不再“害怕”耗電,德賽西威的崛起主要在于智能座艙,回顧十年前,中國汽車座艙市場規模尚不足50億元;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達到1564億元左右,甚至比2024年增長近300億。
![]()
![]()
在這片蓬勃發展的市場中,德賽西威表現搶眼。數據顯示,該公司憑借62.07萬套的座艙域控裝機量,登頂國內市場,市占率15.2%,領先第二名的博世約6個百分點。德賽西威在智能座艙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始于與理想汽車的深度合作。雙方自2016年開啟合作之旅;到2018年,在理想首款車型理想ONE(參數丨圖片)上,德賽西威創造性地將儀表、中控、車控和副駕娛樂四塊屏幕整合在一起,首次實現四屏聯動,通過與高通的合作,量產了搭載高通820A芯片的座艙域控制器,也是如今智能座艙的雛形。
![]()
德賽西威從智能座艙走出來,目前也在投入智能駕駛領域,圍繞高通8775芯片打造了艙駕一體解決方案,當前主流的方案是中端座艙芯片搭配入門級智駕芯片,比如8155搭配地平線J6E,而德賽西威的方案是單顆8775,直接驅動智駕和座艙,相比雙芯片,外圍件、散熱以及線束的簡化,整體成本下降大約20%,有望讓高階智駕在10-15萬元區間車型中普及。
![]()
全棧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是德賽西威布局的下一步,基于智能算法+域控平臺+傳感器系統的深度融合,在全球部署了12個研發機構。早期,德賽西威在智駕領域屬于域控制器供應商,也就是智駕“盒子”供應商,但如今發展到傳感器、底層軟件、應用算法等,智駕算法層面,公司從2023年開始大力投入。
![]()
與哪些車企合作?
作為一家從智能座艙起步的公司,如今公司客戶結構不斷改善,日趨均衡。德賽西威的輔助駕駛域控產品已為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極氪汽車、長城汽車、廣汽埃安、路特斯等車型提供配套支持。
![]()
2019年量產了融合環視與超聲波的全自動泊車系統。2020年量產基于英偉達Xavier芯片的IPU03高算力域控制器,用在小鵬P7上,基于高通8620芯片打造的IPU13輔助駕駛域控制器用在風云A9L上。德賽西威的座艙智駕一體方案還處于量產前夕,并沒有車企宣布合作,還沒正式落地。在海外,德賽西威也有布局,與豐田、大眾、Stellantis、本田等車企合作。
![]()
選車偵探觀點:從中德合資企業,到一家主打智能座艙的本土企業,再到智駕硬件、軟件和算法供應商,德賽西威在一部分市場占有率方面超過了國際品牌博世,主要的新技術艙駕一體方案等待落地,總體來看德賽西威的方案一直走在前沿,主要和新勢力合作,大家知道這家幕后的企業嗎?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