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進博會期間,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左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朱左江認為,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關鍵詞是“深度融合”,不僅僅是市場的參與者,更要成為本地創新生態的共建者。
其表示,華南地區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高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高端電子制造、智能裝備等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為技術融合與產業創新提供了沃土。基于此,歐姆龍積極與本土伙伴共建開放、協同的智能制造生態,通過技術合作、生態構建與人才孵化的多層次模式,積極融入華南區域產業發展。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左江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賦能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
當下,具身智能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升溫。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頭部廠商,歐姆龍如何看待這一浪潮?
朱左江告訴記者,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與物理實體的深度融合,它正推動制造業從“替代體力”向“替代腦力”發生本質變革。通過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和機器人技術的融合,讓機器系統具備感知、分析、決策和優化的能力,從而在復雜場景中實現更高水平的自主化。
面對這一浪潮,朱左江表示,歐姆龍的定位非常清晰。即致力于成為能夠為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前沿領域提供核心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的賦能伙伴。
具體來看,歐姆龍在高精度傳感器、高速高精度控制器和機器視覺領域數十年的積累,是解決環境感知、靈巧操作和自主決策等核心挑戰的關鍵。
朱左江表示,歐姆龍的機器人統合控制器正通過同步控制技術,讓以往只能依賴熟練工匠經驗的復雜裝配作業實現自動化。公司最新推出的DX1數據流控制器能夠實時監控設備綜合效率(OEE)等關鍵指標,幫助制造企業快速提升產線的智能化水平。這本身就是具身智能在工業現場的典型實踐。公司的目標是將經過全球復雜工業現場驗證的、高可靠性的核心技術,開放給生態伙伴,共同推動整個制造業向更高效、更柔性、更智能的未來邁進。
除了具身智能,歐姆龍也用自身技術賦能3C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等重點行業。據了解,歐姆龍的溫度均一控制技術是助力高端芯片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精確控制加熱過程,確保晶圓在加工過程中每個點的溫度均衡,從而保證了芯片成型的高品質。
朱左江舉例稱,公司高精度溫度控制技術助力國產刻蝕設備性能提升,為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提供關鍵支撐。在新能源產品方面,其電池卷繞機安全防護方案則幫助中國客戶成功進入北美市場。
將AI融入工業自動化
朱左江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質效變革,制造業不僅要提升效率,更要具備應對不確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能力。
比如,當前多品種、小批量、柔性化的生產模式成為主流,這就要求生產線必須具備快速換產、快速響應的敏捷性。這背后需要深度數字化作為支撐。
如今,越來越多的制造巨頭、設備巨頭開始主動擁抱AI(人工智能)。那么,歐姆龍在AI領域有哪些布局呢?
朱左江表示,歐姆龍有意將AI融入工業自動化,而且已形成體系化的布局。據其介紹,歐姆龍機器自動化控制器內置AI功能,能夠以微秒級精度實時運用裝置層的信息,實時進行工藝參數的自適應調整、設備異常的預測性維護,實現自主決策。另外,AI視覺檢測系統能以超越人眼的精度與穩定性完成缺陷檢測,并隨數據積累不斷自我進化。這解決了對實時性、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生產控制問題。
在平臺層,其智能化生產管理平臺則借助AI模型深度學習并分析全廠的海量數據(如OEE、能耗、質量追溯數據),不僅能精準定位生產瓶頸,更能前瞻性地預測整線性能波動,并提供優化策略,從系統層面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驅動生產效率的持續提升。在推動AI應用的同時,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確保AI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潛在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