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本碑帖精華·麻姑仙壇記三種》
(唐)顏真卿 書
江吟 主編
西泠印社出版社
開本:12開
ISBN 978-7-5508-4830-6
定價:328.00元
![]()
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仙壇記”,唐顏真卿撰并正書。顏真卿(709—784),字清臣,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代名臣,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稱“顏平原”,代宗朝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稱“顏魯公”,卒謚文忠。顏氏以書法享名,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重要代表人物,其創作的“顏體”書法福澤后世,影響深遠。顏真卿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一同被稱為“楷書四大家”,并與柳公權合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顏真卿的書法藝術秉承“二王”,并受唐初歐、虞、褚諸家影響,在“二王”書風體系中延續并不斷突破,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其早期的《王琳墓志》(三十三歲時書)、《郭虛己墓志》(四十四歲時書),用筆常見側鋒,線條勁挺俊秀,有明顯師法王羲之“斜畫緊結”的痕跡。中年受“尚肥”風尚等影響,書風厚重遒勁,以《東方朔畫像贊》(四十六歲時書)、《郭氏家廟碑》(五十六歲時書)為代表。晚年仕途不順,屢遭謫貶,為排解憂思而心向佛道、寄情山水,風格以古樸自然為特征,這一時期的顏氏也達到了人書俱老的境界,創作了大量耳熟能詳的重要書法作品,如《麻姑仙壇記》《元次山碑》《大唐中興頌》(六十三歲時書)、《顏氏家廟碑》《八關齋》(六十四歲時書)、《干祿字書》(六十六歲時書)等,其中以《麻姑仙壇記》最具代表性。
![]()
唐大歷六年(771),顏真卿時任撫州刺史,于當年四月游覽南城縣麻姑山麻姑仙壇并撰《麻姑仙壇記》,記述麻姑山仙人的神話故事。此碑用筆渾圓,字形稍顯寬博,多借篆籀筆法,呈現“平畫寬結”的特點,這也是顏書字體結構的重要特征,《麻姑仙壇記》也成為顏書的重要代表作,孫承澤《庚子銷夏記》稱其“字形大如指頂,筆筆帶有隸意,魯公最得意書也”。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則說“魯公諸碑,當以此為第一也”。惜《麻姑仙壇記》原石不存,后世流傳有大字本、中字本、小字本三種摹本。國家圖書館藏有《麻姑仙壇記》黃易舊藏本、安岐舊藏本、蒯若木舊藏本,茲述如下:
一、黃易舊藏本
![]()
▲黃易舊藏本 嵌錦緞封面、劉之泗題簽
黃易(1744—1802),字大易、大業,號小松、秋盦,別署秋景盦主、散花灘人、蓮宗弟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善治印,為“西泠八家”之一,工詩文、書畫,擅碑版考證,以發現、研究嘉祥武梁祠畫像而名動一時,為乾嘉時期重要的金石學者。黃易舊藏《麻姑仙壇記》為小字本,冊頁裝,墨本四開,題簽、題跋等七開,墨芯高約十七厘米,寬約九點五厘米。木板書衣,鑲牡丹花錦,精致考究,劉之泗行書題簽“宋拓麻姑仙壇記”,下有小字行書“小字本,黃小松先生藏。乙丑重九公魯題簽”兩行,鈐“劉”字小圓印。內簽有三,其一為劉世珩隸書簽,題“麻姑仙壇記”,下楷書題“鮑少筠藏本,后歸鄭扶云。壬寅冬得于揚州,丙午夏重裝于上海鑒古齋。十一月世珩署于京邸”三行,鈐“劉”字小圓印。其二為隸書簽,題“麻姑仙壇記”,下鈐“鼎”字小印。其三為丁敬隸書簽,題“麻姑仙壇記”,左旁小字題“鈍丁老人書”,本葉鈐“山陽朱鼎榮字鼒儕亦字鑄禹”“小潛采堂”“蔣谷孫金石緣”“碑英閣”“曾經貴池南山村劉氏聚學軒所藏”印。墨本首開鈐“黃”“世珩審定”印,墨本末開鈐“神品”“鑄禹眼福”“劉之泗”“公魯”“劉”“黃易之印”等印,有吳郁生楷書墨筆觀款一則,并鈐“鈍齋”小印。冊末有丁敬跋、何維樸觀款、張謇跋、黃易跋、劉世珩記、劉之泗跋,并鈐“丁敬之印”“蔣祖詒印”“谷孫”“鮑昌熙印”“詩孫”“臣謇”“小松”“檵盦”“世珩十年精力所聚”“貴池文獻世家”“劉之泗”“公魯”“寅白”等印。此小字《麻姑仙壇記》刻石碑陰刻衛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薛稷、柳公權、李邕七家楷書縮本,精妙一如《玉枕蘭亭》,亦收入此本中。
![]()
▲劉世珩題簽
![]()
▲丁敬題簽
![]()
▲丁敬題跋、何維樸觀款
![]()
▲張謇、黃易、劉世珩題跋
![]()
▲墨芯首開
![]()
▲刻石碑陰拓片
黃易舊藏此本清初由西泠大家丁敬收藏,乾隆時歸黃易并于嘉慶五年(1800)六月重裝,后又經鮑昌熙、鄭扶云、劉世珩、劉之泗所藏,遞藏有緒,鈐印、題跋滿帙,可稱瑰寶。
二、安岐舊藏本
![]()
▲安岐舊藏本封面
安岐(1683—1745),字儀周,號麓村、松泉老人,有室名思原堂、古香書屋、沽水草堂,朝鮮族,天津人。安氏博雅好古,以所藏書畫名跡聞名于世,為清初著名書畫鑒藏家,著有《墨緣匯觀》六卷,鑒裁精審而卓有見識,為一般著錄家所不及。
安崎舊藏本《麻姑仙壇記》為小字本,書衣為紫檀木板,刻“宋拓麻姑仙壇記”。是本濃墨拓,極精良,五鑲冊頁裝,墨本兩開半。拓本外框高二十三點五厘米,寬十三厘米;內框高十六點八厘米,寬八點五厘米。內鈐“偉亭所得金石”“心賞”“安儀周家珍藏”“古香書屋”印。末有常贊春跋文墨書一則,云:“《麻姑仙壇記》向傳越州石氏本即小楷書。何子貞亦有宋拓小楷一本,雖模糊中猶見端勁之概。子貞詩云:‘《麻姑壇記》能醫俗,除卻真山解道無。’蓋見傅青主小楷具此概耳。是本拓法精整,自較《停云》傳刻為佳……”下鈐“儠人”小印一方。常贊春(1872—1941),字子襄、翊臣,號迂生、蔥宦、秋史,山西晉中人。榆次常家為當地富商家族,注重文化培養,族人多具有詩詞書畫之修養。常贊春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中舉,宣統元年(1909)入京師大學堂,進入民國后執教山西大學。擅長詩詞,能書能刻,尤以小篆聞名。
![]()
▲墨芯首開、“心賞”印
![]()
▲常贊春題跋
三、蒯壽樞舊藏本(中字本)
![]()
▲冊前麻姑像
蒯壽樞,生卒年不詳,字若木,佛號圓領,安徽合肥人,晚清清流派重要人物蒯光典之侄,能書擅畫,家富收藏,清末民初吳昌碩等金石大家多為其治印。
![]()
▲“天放樓”“鎮庫”印
蒯氏舊藏此本《麻姑仙壇記》為中字本,麻布書包包裹,書包底有楷書簽,題“唐麻姑壇記,中字本”,紫檀木板書衣,冊頁裝。外框高二十九點二厘米,寬十三厘米;內框高二十三厘米,寬八厘米。首葉鈐“天放樓”“鎮庫”印,次開有墨繪麻姑像,鈐“能靜居士弟五女”“趙愉畫印”“員頓”印。內有墨本四開,題記兩開。前有趙烈文朱筆小字“咸豐辛酉三月廿七得于吳山子先生之孫壽年,時同避寇至上海,光緒壬午重裝四葉。天放樓記”一行。末有趙烈文等題跋三則,及楊師載篆書題記一則。內鈐“天放”“長生安樂趙烈文之印”“禮卿府君遺物”“蒯壽樞家珍藏”“陽湖趙烈文收藏記”“能靜考藏金石”“登州戚璋叔玉敬觀”“非昔元賞”“趙”“能靜居”“趙烈文字惠甫”“同福”“五十二歲后作書以字行”等印。
![]()
▲墨芯首開、趙烈文朱跋
![]()
▲墨芯末開、趙烈文題跋、戚叔玉鑒藏印等
![]()
▲楊師載題跋
此本濃墨精拓,經吳孫年、趙烈文、蒯壽樞遞藏,曾為海上金石收藏、鑒定大家戚叔玉經眼,版本稀見,拓本難得。
本書冊后有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拓片組宋凱老師為本書撰寫的題解,以及題簽、題跋與鈐印的全部釋文。
![]()
▲題解
![]()
▲題簽、題跋釋錄
![]()
▲鑒藏印釋錄
本書另有特裝本可供選擇:采用布面六合函套,封面為竹板嵌定制錦緞,并贈送編號藏書票,限量200套。
![]()
▲特裝本
![]()
▲特裝藏書票
![]()
![]()
▲六合函套
書影實拍
![]()
![]()
![]()
![]()
(點擊小程序即可購買本書)
善本碑帖精麻姑仙壇記三種
(唐)顏真卿 書
江吟 主編
西泠印社出版社
開本:12開
ISBN 978-7-5508-4830-6
定價:328.00元
01
精裝本
售價:268.00元
02
特裝本(限量200套)
竹板嵌定制錦緞封面;附編號藏書票
售價:368.0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