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喜好書法,尤其癡迷王羲之的字帖,為了推崇“王書”,學習其字,他曾提拔多位,繼承王羲之筆法的高手,比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均是“二王”一脈正統傳人。
![]()
這3位里面,后世普遍認為“歐虞”功力高超,實際上,褚遂良才是學習“王字”,最深入、最透徹的一位,褚遂良的父親褚亮,為弘文館學士,同“歐虞”是好友,褚遂良的書法,自幼得其指點,遵循正統。
![]()
早期楷書作品,延續“歐虞”風格,用筆端莊、規整,隨著深入學王,他掌握其字的靈活變化,將其運用于楷書,同時融合隸書筆意,深化質感,由此練就一手綽約曼妙、醇和質樸的“美人書法”。
![]()
褚遂良也憑借這一手好字,贏得唐太宗青睞,入內府整理藏帖,并鑒定“王書”真偽,據說只用一眼,便能分清真假,從未出現錯誤,足以見領悟“王書”之深刻,遠比米芾高強。
![]()
可惜褚遂良的傳帖不多,其中最值得臨摹的一幅,就是《文皇哀冊》,此作是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離世后,寫給他的悼詞,彼時他悲痛不已,傾盡畢生心血撰寫。
![]()
全卷共計700多字,采用小楷,相比“歐虞”肅穆勢態,其字似有行書的流暢感,運筆波動起伏、方圓盡備,筋骨扎實,肌理深厚,體勢也欹側險絕,富有妙趣和動勢,氣韻虛和而質樸,不加矯飾,不染塵俗,通篇仙氣飄飄,境界極高
![]()
無愧于張懷瓘稱贊:“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鉛華綽約,歐虞謝之”,李宗瀚也評:“風規振六代之馀,高古近二王以上”,不夸張的說,褚遂良這幅書法,能把“楷書四大家”都比下去。
![]()
這幅《文皇哀冊》市面傳有諸多拓本,其中最精善的一幅,就是宋拓本,制作時間相對較早,字字完整、清晰,目前藏在日本高島菊次郎處,近期范本傳回,可時常臨摹,掌握正統楷法和王羲之筆法,兼得變化性,日后順利學習行草。
![]()
而今,我們對褚遂良《宋拓文皇哀冊》,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折裝,裝裱精細,便于翻折、臨摹和查找。
![]()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字體十分高清,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還原、細膩,所有細節處理,全都一覽無余,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