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隋忠偉 鄒杰
11月5日,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于里鎮蓮西創業產業園內,揚州金凱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設備正加緊調試,即將投入運行。這家擁有近30年發展歷史的企業,從9月28日首次考察到10月15日正式簽約僅用了18天,不僅刷新了項目落地的“于里速度”,更標志著于里鎮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優化精準服務,在帶動村集體增收、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
舊糧所“破繭”,從“沒人要”到“搶著來”
蓮西創業產業園的熱鬧景象,與一年前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這里曾是于里鎮的老糧所,因設施陳舊、功能落后,閑置多年,院內雜草叢生,幾棟老倉庫靜靜“沉睡”。如今,這片閑置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吸引企業落戶的“沃土”,不僅激活了沉睡的資產,更讓周邊村集體和村民嘗到了甜頭。
“盤活閑置資源,是破解鎮域發展空間瓶頸、帶動村集體增收的關鍵一招。”五蓮縣于里鎮黨委副書記張永偉在產業園內,向記者展示著全鎮閑置資源分布圖。地圖上,25處不同顏色的標記格外醒目,涵蓋780畝閑置地塊與廠房。“今年年初,我們圍繞‘富民、興村、強鎮’目標,結合‘工業倍增’計劃,對全鎮閑置資源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建立了詳細臺賬。老糧所就是其中最具改造潛力的一處。”
為何選擇老糧所?張永偉解釋,老糧所位于于里工業園區內,交通便利,既能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又能方便村民就業。但改建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老糧所的房屋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墻體開裂、電路老化,要改建成符合企業生產需求的標準化廠房,難度不小。”張永偉回憶,當時最大的難題是工期緊、資金有限。
為加快進度,于里鎮成立專項工作組,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我們每天都在工地上盯進度、解難題。”張永偉說,從7月23日開始建造,10月底完工,僅用100天便完成改造升級昔日“沉睡”的資產蛻變為如今吸引企業落戶的“黃金地段”。“建成后,便有十幾家企業前來洽談,最終我們選擇了揚州金凱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雙方從9月28日見面,再到相互考察確定意向后,對方公司直接打錢過來,我們便于10月15日正式簽約。”
![]()
精準服務護航,“拎包入駐”解企業后顧之憂
金凱利公司入駐前,也曾有過顧慮。“我們生產體育用品,需要行吊設備搬運原材料,還得有專用裝卸區。”周煒說,他在考察時把這些顧慮跟鎮里提了出來,沒想到鎮里的反應速度超出預期。
“企業提出需求的當天,我們就組織專業人員到現場勘查,第二天拿出改造方案,第三天就啟動施工。”張永偉說,他們不僅安裝了行吊,還對電力線路進行了增容,從原來的300千伏安提升到630千伏安,同時新建了專用裝卸區。“考慮到員工生產生活需求,還建設了員工浴室、衛生間、熱水器、儲物柜等,讓員工在廠里工作更舒心。”
“升級后的廠房不僅滿足了企業生產需求,還幫我們節省了130多萬元的改造投入費用。”揚州金凱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自己買地建廠房,至少需要 1 年時間,現在直接入駐,元旦左右就可投產,投產時間提前了 10 個月。鎮政府把可能影響生產的環節都提前想到了、做到了,我們幾乎是‘拎包入駐’,省去了大量固定資產投入和時間成本。”
這樣的高效服務,源于于里鎮創新實施的“三包”助企工作法。“我們挑選了21名科級干部與56家企業結對,建立‘企業需求—解決方案—推進進度’閉環管理機制,企業提出需求后,聯系人當天梳理匯總,鎮政府每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進度情況定期向企業反饋。”
“從營業執照辦理到立項、環評審批,鎮里的領導也會跟著一起去辦,有什么問題現場解決。”周煒說,“鎮政府的服務太貼心了,讓我們在這兒發展很安心。”
不僅如此,為保障企業投產后“用工不慌”,于里鎮還提前謀劃勞動力保障,對全鎮勞動力進行了技能摸排,分類整理出機械操作、手工加工、財務管理等9類技能人才清單,建立了人才數據庫。同時,深化與五蓮縣科技中專等院校的合作,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定向培訓,為企業輸送專業技能人才。
![]()
多方共贏發力,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項目落地,效益立顯。隨著金凱利公司等企業入駐,蓮西創業產業園已實現約6%的租金收益,為村級公益事業發展提供了穩定資金來源。與此同時,產業園還創造近200個就業崗位,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據測算,金凱利公司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將突破5000萬元,年貢獻稅收150萬元以上,形成“企業發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多方共贏局面。
從閑置資源的高效盤活,到設施配套的“量身定制”,再到勞動力的提前儲備,于里鎮以系統化服務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不僅顯著縮短企業投產周期,更感受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營商溫度。
如今,蓮西創業產業園已成為于里鎮盤活閑置資源的“樣板工程”,吸引了更多企業前來考察。“最近有2家體育用品配套企業聯系我們,想入駐產業園。”張永偉說,他們計劃在產業園周邊再盤活 2 處閑置廠房,擴大園區規模。
盤活閑置資源的成效,不僅體現在經濟數據上,更體現在鎮域發展的活力上。今年以來,于里鎮已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引進企業2家,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元以上,年貢獻稅收400萬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300多個。“我們將繼續把閑置資源盤活作為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優化‘三包’助企服務,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讓更多閑置資源變成‘增收沃土’,帶動更多村集體和村民受益。”
如今,于里鎮正以蓮西創業產業園為樣板,推動形成“以商引商、以企帶企”的良性發展格局,讓更多閑置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沃土”,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