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沖市,一個個關于“資源新生”的故事正在發生——
在騰越街道山源社區,一處曾經門可羅雀的閑置場所,如今變身為飄散著保山小粒咖啡醇香的網紅咖啡館,居民在此休閑會友,游客慕名前來打卡;在東山社區前董庫小區里,幾棟一度無人問津的老宅,被精心打造成特色民宿,古韻新生,承載著遠道而來游客的“詩與遠方”……
從沉睡到蘇醒,從閑置到生金,背后是騰沖市開展清廉云南建設“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聚焦群眾關心的閑置低效土地(場所)問題,騰沖市紀檢監察機關聯動相關單位開展整治,力促“昔日被遺忘的角落”煥發蓬勃生機,成為激活鄉村潛能、惠及百姓生活、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走好閑置資產的“盤活路”,摸清家底是前提。市紀委監委將喚醒“沉睡資源”作為護航鄉村振興的重要監督課題,聯動自然資源、住建、農業農村、文旅等部門及各鄉鎮(街道),組建專項監督檢查組,對全市范圍內閑置廠房、廢棄設施、低效公共用房等展開“拉網式”排查。在此過程中,深化運用“實地看+數據核+群眾談”方式,為每一處閑置資產精準“號脈”,仔細甄別厘清權屬、規劃、資金、管理方面問題及成因,最終建立詳盡的“一地(處)一檔”問題清單,結合屬地發展優勢和資源可利用率情況鎖定盤活目標30個。
進入盤活的關鍵步驟,市紀委監委深思細研,推動形成“黨委統領+政府主抓+部門協作+紀委監委推進+社會參與”的攻堅合力,對因政府規劃調整、配套不足導致的閑置,推動優化服務、加快處置;對企業自身原因導致的閑置,采取“約談+幫扶”或依法收回;對因復雜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閑置,協調多部門“會診”,尋求因地制宜的最優解。
喚醒“沉睡資源”非一時之功,要強化追責問效,嚴防“舊病復發”,確保鄉村振興的根基越筑越牢。為此,市紀委監委還將閑置資源盤活成效納入相關單位及領導干部考核,強化問責問效,倒逼履職盡責,確保資源真正盤活用好。
云報全媒體記者 楊富東 通訊員 張珍珍
(云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