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坊青州市邵莊鎮,有一處村落正以蓬勃的生機詮釋著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它就是石羊村。這片總面積2.7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著1750名村民的幸福期盼,更以黨建為筆、民生為墨,勾勒出“產業興、百姓富、鄉風美”的動人畫卷。
![]()
石羊村的崛起,始于一場深刻的黨建機制創新。作為“街坊議事”制度的發源地,馬石西村率先扛起引領旗幟,邵莊鎮順勢而為,探索“跨村聯建”模式,將馬石東村、石石羊村、朱石羊村與其深度整合,成立石羊村。這一“握指成拳”的舉措,打破了村域壁壘,讓原本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區域聯動、資源共享的村級發展“共同體”。
![]()
![]()
![]()
![]()
“以前做飯是難題,現在到食堂就能吃口熱乎飯,心里踏實!”在石羊村的“幸福食堂”里,一位老人的話道出了眾多高齡、獨居、空巢老人的心聲。
“幸福食堂”并非簡單的用餐場所,而是邵莊用心用情打造的民心工程。從馬石西村、北馬莊、黃鹿村等村率先啟用,到計劃在更多有條件的村推廣,“幸福食堂”始終聚焦老人“一餐熱飯”的需求,更延伸出吃飯有人管、身體不適有人問、緊急情況有人幫的貼心服務。為保障食堂長效運轉,邵莊鎮創新構建“上級資金扶持一點、鎮財政補助一點、村集體投入一點、社會力量捐助一點”的多元模式,真正讓“黨委號召、支部領辦、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養老服務格局落地生根。在這里,每一頓飯菜都盛滿溫情,每一次關懷都傳遞著鄉村的暖意。
![]()
![]()
![]()
![]()
![]()
![]()
走進石羊村的“美德超市”,貨架上的生活用品整齊排列,而兌換這些物品的“貨幣”,不是金錢,而是村民用文明行為積攢的“美德積分”。
這是邵莊鎮探索村民自治積分制的生動實踐。以戶為單位建立美德積分臺賬,村民通過參與鄉村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孝老愛親等行動獲取積分,再憑積分兌換物資,人人皆能參與、勤勞就能積分、實干得到認可的導向,讓村民自治從“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如今,“美德超市”已成為鄉村文明的“助推器”,小積分兌出大文明,不僅激發了村民共建美麗鄉村的主動性,更讓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
![]()
![]()
![]()
![]()
從黨建聯建的創新突破,到幸福食堂的民生溫度,再到美德超市的文明新風,石羊村正以堅實的步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下步,青州市石羊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書寫更多屬于新時代和美鄉村的精彩篇章,邀您一同見證這份“石羊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