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漳州市北江濱路經過的人經常會看到一個大路牌,上書“中國湘橋”,讓人不由得心生疑惑,這“湘橋”是中國什么地方?而本地人心知肚明,經常會調侃湘橋村人,說你們最大,直接跳過省市縣,中國湘橋,厲害厲害!
湘橋村,其實有值得村民驕傲的底氣,它是一個歷史文化名村,九十九灣從村邊蜿蜒而過,流入九龍江西溪,村里有令人注目的黃氏古厝群,和全省唯一一座供奉華佗的廟宇。
![]()
![]()
![]()
![]()
![]()
![]()
![]()
黃氏古厝群,這片依水而筑的古厝群,承載著一個家族的光榮與夢想,尤其是那“大夫第”與“進士第”,更是湘橋村深厚文脈的見證。
大夫第的主人黃金鐘,可不是尋常人物。清康熙年間,他考取進士,出任杭州同知,分掌督糧、緝捕、水利等事務。他為官公正廉明,政績顯著,大力除陋規、禁私索,廉惠官聲遠揚。因其政績突出,被敕封為奉政大夫,皇帝特賜建造“大夫第”。
黃金鐘有九個兒子,個個功成名就,除了第五子黃天瑞考中進士,長子黃宏達為歲貢,任建陽訓導,建有“貢元第”;次子黃尚錦是副貢,歷任松溪、同安教諭;四子黃宏遇任廣西州同知,其子黃蘭枝又被欽賜翰林院檢討,建了“翰林第”,這正是“九子皆才俊,四人出仕途”的家族傳奇。黃氏父子及后代陸續修建了十余座官宅民居,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古厝群。這些古厝均坐東北朝西南,每座之間留有兩米多寬的通道,一字形排開,座座相連,總長兩百多米,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
![]()
![]()
在古厝群中間,矗立著一座保存完好的華佗廟,它是全省唯一一座供奉華佗的廟宇,香火鼎盛,信眾頗多。
走在湘橋村的長長石埕上,穿堂風輕輕拂過,仿佛還流淌著書香門第的芬芳。如今湘橋村已經成為湘橋社區,古厝群前方,九十九灣流水悠悠,湘橋湖公園游人如織,水還是那片水,厝還是那些厝,只是人間已換,不變的是文化傳承與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