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閱兵顯示,殲-35隱形戰斗機(艦載版)和殲-35A隱形戰斗機(陸基版),不僅在航空大廠沈飛投入批量生產,而且已經陸續裝備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和中國空軍。
殲-35的研發成功和開始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與此前大規模量產和裝備的殲-20隱形戰斗機一起,使中國成為繼美國(F-22和F-35)以后,在全球范圍內能同時生產兩種獨立的第五代戰斗機的國家,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體現出中國航空制造業的蓬勃發展。
![]()
在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期間(9月19日至23日),殲-35A戰斗機模型,進行了室內的靜態展示,仍然吸引了大量的現場觀眾,在其面前舉起手機和相機拍攝和留下合影,體現出這款隱形戰斗機的影響力。
從互聯網上公開曝光的相關圖片顯示,伴隨殲-35A戰斗機模型共同展示的,還有PL-12AE先進中距空空導彈、PL-15E遠程空空導彈、PL-10E近距格斗導彈和LD-8A反輻射導彈。
殲-20隱形戰斗機,曾在演習中被用于壓制和摧毀防空系統,但尚不確定是否開發了任何能夠瞄準目標雷達發射的反輻射導彈。
![]()
因此與殲-35A一起展示的LD-8A反輻射導彈,很可能不僅裝備了殲-20隱形戰斗機,而且還裝備了中國其它比如殲-11B、殲-16等四代重型戰斗機。
反輻射導彈,其核心作用是追蹤敵方雷達發射的信號,精準打擊并摧毀地面或海面的防空雷達設施,以此為己方戰機開辟安全的作戰通道,擴大空戰和對地/對海打擊的效果。
被認為對于促進有效的防空壓制工作至關重要的反輻射導彈,一直期待將其集成到具有隱形能力的第五代戰斗機上,但美國實施這種配對的努力卻被嚴重拖延,極有可能使得中國占據了領先地位。
據軍事觀察雜志網站11月4日報道,美國第一架第五代戰斗機F-22在20世紀90年代遭受了資金的極度削減,隨后計劃的生產數量也大幅削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