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藏南墨脫縣曾經是生命禁區,如今經過基建狂魔的改造,已成為氣候宜人的高原江南。
但即便如此,墨脫依然很難承載大量人口,因為這里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人類對此無能為力。
![]()
想要了解墨脫的致命缺點,首先要看墨脫的地形。
墨脫縣位置在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所形成的夾角處,北部則是念青唐古拉山脈。
這里是三座超級山脈的夾角處,被稱為“喜馬拉雅-橫斷山結”。
所謂山結,說的就是群山匯聚之地。
比如我國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因處于帕米爾高原之上,是昆侖山、喀喇昆侖、天山、興都庫什山脈交匯之地,因此被稱為“帕米爾山結”。
所有的山結,都是生命的禁區,我國和阿富汗之間的瓦罕走廊,也因為山結的存在,成為人類難以跨越之地。
墨脫所在之地,長期以來同樣是生命的禁區。
雖然這里海拔較低,被熱帶雨林覆蓋,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看起來生機勃勃。
但因為高山峽谷遍布,交通阻斷,文明根本無法進入,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這里只有極少數人口分布,且都過著刀耕火種十分原始的生活。
![]()
相比之下,在帕米爾山結附近的新藏公路在1957年就已經通車,而通向墨脫的公路,直到2013年才被打通,就是因為這里的地形太過復雜。
若不是我國基建實力強悍,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這里的公路都要延期幾十年才能打通。
在道路通達之后,墨脫縣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縣城經濟迅速崛起,邊境新村像雨后春筍般不斷建成,大國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也已經啟動,藏南因此成為我國又一片充滿活力的新區。
然而在一片繁榮的背后,墨脫縣依然隱藏著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地震。
墨脫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地區,由于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造成印度板塊下切,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墨脫成為青藏高原上隆升和剝蝕速率最快的地區。
![]()
復雜的地質活動,讓墨脫地區形成了6條斷裂帶,這些斷裂帶都是板塊能量積聚后,瘋狂釋放壓力的地方。
這也就導致墨脫地震十分頻繁,幾乎每月都有數次有感地震發生。
至于2級以下的無感地震,在墨脫幾乎天天都有,可以說在墨脫縣生活的人,每天都在與地震為伍。
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1950年8月發生在墨脫的8.6級超級大地震,此次地震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一倍,如果不是當時墨脫人煙稀少,這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將不可估量。
但即便如此,墨脫依然損失慘重,如今格林新村的舊址本來在地面,一場地震直接將村莊拋到高空。
原本在雅魯藏布江一側山腰上的耶東村,也被地震搬到了江對岸,整個村莊就此覆滅。
雅魯藏布江在這場地震中也被分成四段,引發了下游洪水危機,這就是墨脫大地震的巨大威力。
![]()
正是因為墨脫縣地震過于頻繁,能量過于巨大,我國正在修建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抗震指標才高的變態。
在工程設計上,雅下水電站采用世界領先的超高拱壩技術,壩體高度突破300米大關,抗震等級達到9級。
這是世界上抗震強度最高的水電站,就是為了應對墨脫地區復雜的地質環境。
但水電站可以這樣建設,城鎮和村莊又如何抗住超級大地震呢?
人們只能不斷的祈禱,祈禱地震不要發生,只不過在墨脫這樣的地方,不發生地震才是奇跡。
所以即便我們打通了墨脫公路,改變了墨脫的環境,卻依然無法解決這一致命問題。
![]()
很多人在看到墨脫環境改善,還有國家大量補貼,似乎機遇無限,也想到墨脫去定居。
但面對墨脫隨時可能發生的地震,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