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到蘇州有兩條太湖隧道停止建設的消息,令不少人感到惋惜。但無錫這邊則不同。就說不久前啟動的錢榮快速路南延工程,這條路上,就湖底的隧道部分就長達9.4公里。加上無錫之前在太湖底下修了其他隧道,不少人不禁疑惑,無錫這個低調的城市怎么喜歡和太湖打交道呢?
![]()
從錢榮快速路南延工程的指標上看,北邊是從梅園立交開始,南邊則連接著高浪西路。道路不算太長,一共就13公里,但隧道就占了7成左右。不過這樣設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整個路線要穿湖繞山,并且還貼著太湖的西岸走。另一邊則想避開沿途山體的障礙。如果是其他城市,遇到這么多自然的障礙,可能是個非常大的難題,但對無錫來講這是一個常規的操作而已。
![]()
如果要說起無錫這些年在太湖周邊修的隧道,就知道它的本事已經不是一兩天練出來的了。最早開始的蠡湖隧道,是太湖流域比較早開發的湖底隧道,現在還承擔著不少人的通行任務。另一個梅梁湖隧道開通,對無錫西部來講,可以跟環湖交通相串聯著,也就告別了繞遠路的麻煩。竺山湖隧道呢,則跟貢湖隧道補上了北部的和南部的環湖交通缺口。所以無錫環太湖的道路網絡也越來越密集。而且之前無錫還規劃一條長達70公里的超長隧道,更是直接橫穿了太湖,跟湖州相連著。好像已經把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太湖灣挨個用隧道都相連了起來。可以看出對太湖的交通力度,在省內是沒幾個城市能與之相比。
![]()
要知道在太湖下面挖隧道并不容易。因為也要維護好生態的平衡,所以在搞隧道的時候,也在盡最大的能力減少對湖面的影響。所以要投入很多資金來守護好生態的底線。在技術上的挑戰也很大,例如在湖底能不能使用盾構機。不過從無錫之前的建設情況來看,大部分還采用圍堰開挖的技術,這樣避開了深水盾構的難題。不過防止漏水還始終是一個比較考驗的技術,而且每個隧道都要修至少三道主體結構,中間還要留好逃生通道要比普通路面復雜了太多。
![]()
不過太湖這個水域嘛,有70% 左右是屬于蘇州的,而無錫只有28% 左右的擁有權。曾經有人擔心無錫的隧道會不會挖到蘇州那邊了,但這樣的擔心其實有些多余,就好像連接湖州那條跨湖隧道,本身也是作為長三角同城化的項目來協同的,肯定要和周邊的城市規劃好、溝通好,而不是無錫可以單方面來行動的。
以后等錢榮快速路南延工程建好,無錫的西部就又多了一條可以穿湖的通道,從梅園立交到高浪西路,會大幅度縮短通行時間,從而讓無錫更好地帶動周邊區域的聯系。無錫的建設力量不得不讓人佩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