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一個這兩天看到的數據。
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城市住房斷供率研究》顯示,全國平均住房斷供率已達3.7%,遠高于2022年的1.6%。
![]()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5%。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表明,斷供已經從個別現象演變為一種社會問題。
為什么大家選擇斷供呢,除了經濟不好賺不到錢還不起房貸以外,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幾年的房地產回落得太猛了。
房價如果慢慢跌也沒事,還不起貸款大不了就把房子賣了,然后還清銀行貸款就完事。
現在的問題就是房價早就把首付跌沒了,腰斬的情況下,就算把房子賣了也不夠還欠銀行的貸款。
國內的房貸是無限連帶責任,貸款100萬,房價跌到70萬了,你斷貸的話就倒欠銀行30萬。
這也是目前網上經常有的“送房”行為,房子一分不要直接過戶給你,只要你接著還銀行貸款就行。
說白了,就是房價已經跌得比還沒還的貸款還少,這種情況下房子白送也沒人要,選擇斷供是更劃算的。
我依稀記得前兩年在B站刷到一個斷供催繳視頻,里面內容是一段對話,女業主對銀行催款人員說,我們房子爛尾了你們銀行怎么監管的,要不是爛尾我們怎么會斷供;
銀行催款人員說:
我們監管不力是違規了,你們斷供可是違法的。
現在好了,斷供了都找不到樓給你法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銀行也開始放下身段,跟貸款人開始好商好量,只要房主愿意繼續還房貸,還款金額和方式都一切好商量。
其實這個現象我在社交媒體上看了不少人的經歷分享,比如說就有為了讓因為失業而無力還款的房主繼續還款,銀行還幫著找了工作。
![]()
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發笑。
而銀行之所以變得這么容易說話,當然不是良心發現了。
而是,相對于資產的貶值,他們更害怕資產的徹底毀滅(所謂的硬著陸)。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話題,討論什么是房地產的軟著陸和硬著陸。
其中一個回答極其生動,一針見血:
![]()
這其中的核心邏輯便是——銀行對你的房子估值,往往比你自己還悲觀。
房產抵押的初衷,是希望在“雙輸”的心理重壓下,你能盡力償還貸款。
銀行惡狠狠地說,小心我收你房子!
本質上是嚇唬還款人,別輕易放棄這金貴的身份。
對于銀行來說,房貸客戶絕對是銀行最優質的客戶,沒有之一。
我們的負債,對應的是他們的資產。
銀行業的核心資產,從來都不是不動產,而是簽下不動產長期貸款契約的,一個個還款人。
銀行真正渴求的,是這些還款人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當房地產市場尚算景氣時,偶爾因資金鏈斷裂而抵押的房產,銀行還可以相對輕松地通過法拍等途徑變現,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甚至還能小賺一筆。
這一機制在理論上似乎很完美,但其實現卻依賴于一個穩定良好的經濟環境。
然而,如果這個前提條件不再存在,系統性風險便會悄然而至。
從2015年法拍房“問世”以來,法拍房的規模一直在走高,近些年,這個趨勢愈演愈烈。
![]()
對于銀行來說,斷供不可怕,怕就怕許多人都一起斷供。
對于個體而言,斷供是不用商量的,是基于目前的經濟狀況下做出的自然選擇。
如果大量貸款者無力償還貸款,銀行可能會陷入困境甚至倒閉。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賬。
一套當初貸款100萬的房子,如今市場價跌至90萬。
一旦斷供,銀行啟動法律程序,從評估、訴訟到拍賣,耗時一兩年是常態。
在這期間,房價可能進一步下跌。最終,房子可能只拍出80萬。
扣除訴訟費、拍賣費、人力成本后,銀行實際到手的可能只有75萬。
這意味著銀行不僅損失了25萬的本金,更損失了未來幾十年的利息收入。
更糟糕的是,這筆收不回來的賬目,會在銀行的財報上留下一筆刺眼的不良資產記錄。
所以,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當在你眼中,房子的價值已經不值得你繼續償還貸款時,在銀行眼中,這套房子的價值只會更低。
對你而言,房子至少還有居住的使用價值;
對銀行而言,它只是一個需要花錢維護、并且正在加速貶值的不良資產。
就像當鋪老板如果都不愿意收一件東西,那這件東西就真的不值錢了。
正因如此,銀行的動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想盡辦法把房子“留”在你的手里。
他們寧愿與你協商,提供延期還款、降低利息等方案,只要你能繼續產生現金流,哪怕只是涓涓細流,也比直接斷供、留給銀行一堆貶值的資產要好得多。
這便是博弈的微妙之處。
借款人看似走投無路,卻因為手握一件“銀行不想要的東西”而獲得了新的談判籌碼。
當然,這種協商對于借款人而言,更像是一場豪賭。
銀行的任何“寬限”都不是慈善,所有暫緩償還的本金和利息,都會在未來以復利的方式累積,滾入你未來的還款額中。
這無異于一場用現在換未來的賭博——賭的是未來的經濟形勢會好轉,賭的是自己的收入能在債務累積的速度之上,實現更大幅度的增長。
發展的代價,終究需要有人承擔。
在這場巨大的經濟轉型中,無數個體正被推上牌桌,成為那個“墊在下面”的人。
他們用自己的未來做賭注,支撐著整個系統的平穩過渡。
至于未來的事情,只能留給未來去回答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