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國內樓市就進入到了長期調整的趨勢之中。先是像天津、鄭州、石家莊等二三線城市房價出現下跌。在進入到2023年之后,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加入到下跌的隊伍中來。截至目前,全國房價平均跌幅超過了30%。特別是涿州、廊坊、燕郊等環京樓市的價格跌幅超過60%。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樓市調整的大局已定。
![]()
而導致國內各地房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國內樓市存在著較大的泡沫,二三線城市房價收入之比是20-25,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之比達到40。這意味著,當地居民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能買一套房子。而如此高房價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最終將逐步與當地居民收入接軌。
再者,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很多人收入減少或失業。這就導致居民收入支撐不了當前的高房價,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已經成為趨勢。最后,國內房價連跌了4年,已經失去了賺錢的效應,不少投資客要么選擇退出,要么處于觀望狀態。正是由于炒房客的退出,未來樓市將逐步回歸居住屬性。
![]()
而對于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有不少人提出,2026年的房價,究竟會怎么走?實際上,明年的房價,已經從當前的4大跡象中可以看出結果,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跡象一:大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也出現調整
![]()
之前在很多人看來,像一二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是“只漲不跌”的。但從目前情況看,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的房價并不是不會下跌,只是相對于三四線城市房價跌得比較慢。
以上海為例,核心區域的平均房價從最高時的9萬多/平米,現在只有6萬多/平米,跌幅超過了30%。而隨著大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價出現大幅下跌,也預示著2026年房價調整的步伐將加快,會逐步朝著合理的價格區域邁進。
跡象二: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的情況
![]()
在進入到2025年之后,國內二手房掛牌量出現了激增的情況。數據顯示,全國二手房掛牌量突破730萬套,成都以27萬套居首,武漢、北京分別達19.4萬套、16萬套。
而導致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的原因是,一邊是炒房客們不再看好樓市,都想把手里多余的房子拋售變現。另一邊剛需購房出現了快速萎縮,導致房子供遠大于求,這就造成了二手房掛牌量出現激增的情況。而隨著二手房掛牌量的越來越多,將會對2025年的房價產生巨大的下行壓力。
跡象三:中國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
![]()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就是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截至2024年底,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超過3億人,預計到2035年,老年人數量將突破4億人。
通常老年人都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就不需要再購買房子了。而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意味著未來剛需購房數量會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城里的年輕人完全可以繼承父輩的房子,也不需要再買房子。所以,2026年房價下行的趨勢不會根本逆轉。
跡象四:保障房入市的步伐會加快
![]()
早在2024年,我國高層就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推出600萬套保障房,平均每年有120萬套保障房將入市,以滿足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實際上,保障房的價格要低于周邊商品房價,這樣就能減輕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成本。預計未來各地保障房入市的步伐將會加快。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保障房入市,將會對商品房市場需求產生較明顯的分流,2026年的房價下行的壓力會上升。
現如今,國內樓市調整的大局已定?2026年的房價走勢,已出現這4大跡象!對于剛需購房家庭來說,現在不買房,2026年的房價會更加便宜。所以,現在等一等還是非常值得的。而對于投資炒房客來說,房價處于長期調整的趨勢之中,現在千萬不要輕易投資買房。如果手里還有多余的房產,還是建議投資炒房人趕緊拋售變現,這樣可以免受房價下跌之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