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10月底發了份報告,非常的有意思。
2025年三季度,全國只有9.1%的人覺得下季度房價會漲,這已經是連續兩個季度跌破10%了。
這是一次相對權威的調查,2萬個儲戶覆蓋全國50個城市。
這些儲戶手里都有閑錢在銀行躺著,但就是不動,完全沒有買房的意思,因為覺得不會漲。
看跌的人呢?從二季度的21.7%直接跳到23.5%,也就是說,房地產這艘船沒沉,但往救生艇上擠的人越來越多了。
![]()
過去二十年,中國人信一件事,房子只漲不跌。
哪怕不漲,也是一種很好的對抗通貨膨脹的方法。
2005年不買,2010年后悔;2010年不買,2015年更后悔;2015年猶豫,2017年想打自己。
每一次猶豫,都被市場狠狠教育一遍,所以所有人的認知都定型成了:早買早享受,晚買要加錢。
這也就成了個經濟學上的正向循環。
越信房價漲,越搶著買;越搶著買,房價越漲;房價越漲,越堅信這事兒。
到最后你問一個人為啥買房?可能他自己都說不清,就是大家都覺得有能力就趕快上車,有點錢交首付就必須買,不買就虧。
![]()
但這個循環,斷了。
央行的數據,2019年一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整整六年多,房價預期經歷了三次暴跌。
第一次是2019年三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那時候全國很多城市房價到了階段性高點,調控政策一出,市場開始冷。
第二次是2021年二季度開始。看漲的人持續往下掉,看跌的人持續往上走,一直到2022年二季度,看漲和看跌的人數第一次打平。2021年可是房地產市場成交規模的最高點,之后就是持續縮量。
第三次就是現在。2025年二季度直接跌破10%,三季度雖然微漲了0.2個百分點,但看跌的人漲得更快。市場信心不是在修復,是在繼續往下走。
換句話說,已經持續了20多年的對房價的信仰,被一點點敲碎了。
![]()
嚴重,這是整個社會財富觀的重塑。
房價漲的時候,它是個正向飛輪。
你買了房,房價漲了,你覺得自己聰明,親戚朋友看了眼紅也去買,房價繼續漲,更多人眼紅,更多人買。
這個輪子轉起來,誰都攔不住。
反過來呢?房價跌的時候,它就變成負向螺旋。
你買了房,房價跌了,你覺得自己冤大頭,親戚朋友一看慶幸自己沒買,準備再等等,房價繼續跌,更多人觀望,更少人買。
這個螺旋啟動了,同樣誰都攔不住。
![]()
預期,就是飛輪或螺旋的啟動開關。
你想,當9成人都不信房價會漲的時候,當9成人哪怕有錢也不太愿意把錢拿去買房的時候,房價還能漲起來?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來不是純粹的市場,它是信仰市場。
大家買房不是因為房子本身值錢,是因為相信它會漲。
某種意義上,這跟股市一樣。
有些人買茅臺股票不是因為要喝茅臺,也不是對企業的財報看的有多透徹,就是所有人都默認,茅臺會漲。
但股票跌了,最多虧點錢;房價跌了,對一些人來說,可能半輩子都翻不了身,尤其是背了貸款的情況下。
這就是信仰崩塌的后果,不是簡單的價格下跌,是整個社會財富觀的重構。
![]()
其實房地產的新常態,早就埋下了伏筆。
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適齡購房人群可能減少2100萬人。
沒那么多人了,房子的需求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
供給端呢?中國的住房存量已經夠全國人均住40平米了,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根本住不滿。供大于求,價格能不跌?
當然這還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年輕人不買房了。
我刷朋友圈,發現一個挺詭異的現象,各位大佬可以看看準確不準確,就是90后、00后這幫人,對買房的執念明顯沒有80后那么強。
不少人寧可租房住,也不愿意背30年房貸。
為啥?因為他們看明白了:房子不是資產,是負債。
買了房,每個月要還貸,這是負債;房子老了要維修,這是負債;物業費、取暖費、稅費,全是負債。
房價還在跌,你的資產在縮水,這就是雙重打擊。
年輕人的錢本來就不多。工資不漲,物價在漲,生活成本在漲,買房?買不起。
大家可以看看人民銀行發的報告里面,對收入感受的指數,對就業感受的指數,都不強,都在下滑。
![]()
所以這個循環,已經啟動了。
房價上漲的黃金年代,它的底層邏輯是城鎮化、經濟高速增長、人口紅利。
現在呢?城鎮化接近尾聲,經濟進入中低速增長,人口開始負增長。
所有支撐房價上漲的底層邏輯,都在反轉。
每次聊放假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不服,說政府會救市啊。
的確,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限購,這些政策一直在優化,一直在迭代。
2024年以來,全國各地累計出臺房地產優化政策約3000次。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首付比例降到15%,房貸利率取消下限,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
能用的招都用了。
![]()
2025年三季度,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19.2%,比上季低4.1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62.3%;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8.5%。
老百姓拿到錢,不是去消費,也不是去投資,是存起來。
為啥?還是那句話,因為沒信心,因為沒預期。
房價在跌,工作不好找,未來不確定。
政策是可以給老百姓信心的,但這需要時間,還需要實實在在的經濟基本面改善。
所以房價預期跌破10%,它不是孤立事件,是整個社會信心問題的集中爆發。
未來幾年,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往下掉。
因為信仰一旦崩了,想重建,太難了。
我不是唱衰,我只是在陳述事實。
房地產的黃金時代,真的結束了。
那個閉著眼睛買房就能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但這不見得是壞事,至少年輕人不用再被房子綁架了。
他們可以把錢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比如提升自己,比如享受生活,這些錢通過消費的模式進入市場,拉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這是重新開啟房地產之外的新經濟飛輪。
經濟依然會向好,只不過和房地產關系可能不大了。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