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賽力斯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開盤就報128.9港元,比131.5港元的發行價跌了近2%,一手直接虧260港元。
截至上午收盤,賽力斯跌幅擴大到了4.49%,報價125.6港元,感覺一只腳已經邁進了“首日破發”的門檻。
這事兒看得人一頭霧水——畢竟就在前一天的暗盤交易里,這只股還一度漲超12%,每手能賺1650港元,怎么一夜之間就從天堂跌到地獄了?
![]()
要搞懂這波破發的迷局,得先從賽力斯這次港股上市的“反常操作”說起。
熟悉A到H上市的人都知道,一般大型企業跨市場上市,給港股的折價大多控制在20%以內,像寧德時代那樣的優質標的才折了6.8%。
賽力斯倒好,按發行價算,比A股收盤價的折扣高達26.9%,而且連價格下限都沒設 。
這樣的操作與其說是“讓利投資者”,不如說是對市場信心不足的被動妥協——說白了就是怕定價太高沒人買,只能靠大折價吸引資金。
更有意思的是這次的基石投資者陣容,表面看22家機構湊了8.3億美元,占了近一半的認購量,挺唬人的。
![]()
但仔細一看,核心都是重慶本地的政府基金和產業鏈伙伴,說白了是“家鄉支持”;三花智控這些合作方投資,更多是為了產業鏈協同 。
真正的外資長線基金幾乎集體缺席,只有施羅德投了2000萬美元,還不到它之前投其他項目的零頭。
剩下的外資全是對沖基金,這類資金本來就是快進快出搞短期套利的,根本不是來“陪跑成長”的。
有人說“賽力斯不是賣得挺好嗎?怎么還破發?”確實,10月銷量剛突破5萬輛,M8和M9占了七成多,看著挺熱鬧。
但熱鬧背后藏著隱憂:2025年前九月累計銷量34.07萬輛,其實同比還跌了7.79%,單月增長根本撐不起持續增長的預期 。
![]()
更關鍵的是“華為光環”正在逐步褪色,以前賽力斯靠著和華為獨家綁定,問界系列能吃到獨家紅利,可現在華為合作的名單越拉越長。
9月華為系純電車型排行榜里,問界M8才排第四,M9、M5都掉后面去了,外面還有比亞迪、小米這些對手追著打,產品紅利稀釋得太快了 。
估值泡沫更是壓垮股價的關鍵一根稻草。按港股發行價算,賽力斯市值3069億港元,2025年預測市盈率27.9倍。
![]()
看看同行,比亞迪才22倍,剛上市的奇瑞更是只有10.7倍,而且奇瑞2024年凈利潤141.4億,是賽力斯的兩倍多 。
賽力斯這估值明顯虛高,畢竟它2022、2023年還連著虧損,2024年才剛盈利轉正,凈利潤59.5億的體量,撐不起這么高的溢價。
更要命的是2025年業績進度拉垮,上半年凈利潤才完成全年目標的29%,營收也只完成35%,就算下半年是旺季,想達標難度太大 。
![]()
再說幾句
現在的賽力斯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一邊是與華為合作帶來的短期紅利,一邊是自主發展的長期考驗。
港股破發不是世界末日,畢竟暗盤能沖高12%說明市場不是完全不認可,只是對高估值和依賴癥用腳投了票。
接下來就看它能不能把115億研發投入變成真技術,能不能在華為的“朋友圈”里保持競爭力,能不能讓業績追上估值的腳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