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貴陽市云巖區的大街小巷,人們對民警李康進的身影有著雙重的“熟悉”——既可能在街頭與他擦肩而過,也可能在“云巖公安”的抖音號、視頻號上,刷到他救助群眾、化解矛盾的身影。那一抹熟悉的藏藍,從保家衛國的軍營扎根到服務基層的警營,四年來,李康進將“退伍不褪色”的誓言,踐行在3000余次出警、1000余場調解和500人次救助的每一個瞬間。他總結的“觀察、記錄、調整”六字方針,如同精準的“平安密碼”,不僅化解了千余樁警情,更將他“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深深地刻進了轄區的平安年輪里。
![]()
“六字訣竅”破解基層千千結
“基層警情千變萬化,沒有標準答案,唯有摸透矛盾根源,才能找對破解之道。”李康進凝練出的“觀察、記錄、調整”六字方針,成為他處置各類警情的“制勝法寶”。
2025年6月的一個深夜,一通“被母親持刀威脅”的報警電話打破了城市的寧靜。趕往現場途中,李康進沉著安撫17歲男孩:“別害怕,鎖好門,我們馬上就到。”推開門的瞬間,他沒有急于評判是非,而是敏銳地觀察:母親手中緊攥著心臟病體檢報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墻上張貼的“三好學生”獎狀格外醒目;男孩躲在廁所,眼神里交織著恐懼與叛逆。
李康進立刻判斷,這并非簡單的家庭沖突,而是母親重病纏身、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的育兒重壓,與青春期男孩叛逆心理碰撞出的激烈火花。他迅速調整溝通策略,對情緒激動的母親輕聲道:“孩子還小,教育得慢慢來,您可不能急壞了身子。”又拉著男孩溫和勸說:“媽媽懷胎十月把你養大,她的念叨里全是關心。”溫情話語如春風化雨,男孩終于低頭認錯,母子相擁而泣。
同月,市西河商業步行街的一場反詐“攻防戰”,再次彰顯了六字訣的實戰威力。商販謝女士焦急報警稱,丈夫正被“注銷保單”騙局誘導轉賬。李康進帶隊3分鐘抵達現場,觀察到謝先生手機處于被遠程操控狀態。他立即調取記憶中記錄的詐騙手段,果斷調整處置方案——放棄常規關閉移動數據的方法,直接長按開機鍵強制關機。趁系統重啟間隙,他迅速卸載了兩款惡意軟件,成功阻斷轉賬操作,保住了群眾的血汗錢。
李康進現場操作幫群眾止損
“每一次細致記錄,都是為了下次能更快、更準地幫到群眾。”李康進將各類詐騙話術、走失高發區域、老年群體出行難點等信息熟記于心,成為守護轄區平安的“活字典”。
暖心警事見證為民初心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眾的難,再急也要解決。”這是李康進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他看來,“為人民服務”從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晚高峰里的一次俯身、暴雨中的一把雨傘、迷路孩童身邊的一聲安撫。
2025年10月21日晚高峰,74路公交車上一名患有肌肉萎縮癥的老人突然無法行走。李康進帶隊5分鐘內火速趕到,見老人連拐杖都無法支撐,他毫不猶豫俯身蹲下:“老人家,別怕,我送您回家。”晚高峰的街巷車流如織,他雙手穩穩托住老人,步履沉穩地穿過擁擠人行道,額角滲出細密汗珠。將老人安全送進家門后,面對家屬的連連道謝,他只是擺擺手:“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央視報道李康進抱患病老人回家事跡
6月7日,面對群眾撿到的迷路孩童,李康進蹲下身,輕輕為孩子擦拭眼淚,溫和哄勸:“小朋友不哭,叔叔帶你找媽媽好不好?”在斷斷續續的孩童指引下,他爬坡上坎,最終找到孩子的家。面對尚未察覺孩子走失的母親,他既溫和又嚴肅地提醒照看要點。離開時,孩子拉著他的衣角稚氣地說:“警察叔叔,你就像超級英雄!”
![]()
李康進幫助小孩子找媽媽
從警四年,這樣的暖心場景屢見不鮮:為深夜被鎖門外的居民聯系開鎖師傅,為突發胃痛的商販買藥,陪伴迷路老人一步步找回家……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他“凡事親力親為、始終奮戰一線”的執著堅守。“穿上這身警服,就意味著多一份責任,多跑幾步路、多問幾句話,群眾就能多一份安心。”
練強本領筑牢平安底氣
“要給群眾足夠的安全感,自己必須具備過硬的本領。”李康進深知,基層民警既要懂調解,也要能應急;既要精通業務,也要有充沛體力。為此,他把所有閑暇時間都用在“補短板、強本領”上,只為在群眾需要時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
李康進堅持日常訓練
為熟悉轄區,他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將學校、醫院、易堵路段等關鍵信息刻進腦海,成為轄區“活地圖”。為提升調解能力,他主動向老民警請教,將傾聽技巧、情緒化解、矛盾突破等方法反復琢磨。為應對突發情況,他認真學習應急救援技能,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各種急救要點,閑暇時對著模擬人反復練習。
他還堅持日常力量訓練,健身房里、晨跑路上總能看到他的身影。“那次抱老人回家后,我更覺得鍛煉沒白費。”他笑著說,“群眾需要的時候,我得有足夠的力氣托住他們的平安。”
![]()
李康進熱愛健身
從軍營到警營,身份在變,但李康進“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從未改變;從調解矛盾到反詐止損,工作內容在變,但他“群眾事無小事”的擔當始終如一。在云巖區的大街小巷,李康進就像一盞不滅的明燈,用平凡堅守點亮城市平安底色,用實干腳步拉近警民距離。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做的都是該做的事。”然而,正是這一件件“該做的事”,讓藏藍警徽在基層一線熠熠生輝,讓“平安”二字成為轄區群眾最踏實、最溫暖的依靠。在爽爽的貴陽,這份藏藍守護,正溫暖著更多人、照亮更遠的路。
簽 發:楊 文
審 核:任 珂 付春華
編 輯:李思雨
來 源:云巖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