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莞想離婚卻約不到號!”一則網友吐槽在社交平臺引爆熱議。
發帖網友稱,登錄廣東省婚姻登記網上預約系統后驚訝地發現,東莞市多個婚姻登記處頁面均顯示“最近無可預約時段”。隨文附上的系統截圖顯示,石龍鎮、石碣鎮、茶山鎮等至少五個登記點未來15天內均無可用號源。
這一發現迅速引發共鳴,評論區涌入上千條留言,不少網友調侃“東莞離婚比春運搶票還難”,甚至衍生出“東莞最近離不了婚”的說法在網絡傳播。
面對輿論發酵,11月4日,東莞市石龍鎮政府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作出官方回應,核心原因是2025年5月10日起實施的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新政。
該政策依據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取消戶籍限制,內地居民可在工作或生活地辦理婚姻登記,無需返回戶籍地。東莞作為制造業重鎮和外來人口聚集地,政策放開后,大量非戶籍居民選擇在當地辦理離婚,導致號源需求激增。
針對預約難,登記處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每日早上8:30為固定放號時間,會釋放未來15天的號源,此時段預約成功率最高。
此外,可留意非放號時段的“退號”名額撿漏,或選擇顯示“藍色可約”的距離稍遠登記點。
![]()
支持新政的網友認為,預約難恰恰證明了“全國通辦”政策的必要性和普惠性。
他們指出,以往外來務工人員為辦理離婚不得不長途跋涉返回戶籍地,耗費時間金錢,新政極大便利了這部分群體。
有評論稱,“離婚自由的前提是離婚便利,號源緊張是改革初期的陣痛,值得理解”。
另一部分網友則對行政服務能力提出質疑,認為應預見需求并提前擴容。
他們質疑,既然新政旨在便民,為何配套服務未能同步跟上,導致便民變擾民?
有觀點指出,預約系統界面不友好、操作指引不清晰,放號瞬間即被秒光,疑似有黃牛利用技術手段搶號囤號。
此外,全部流程需在線預約,對不熟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體不夠友好。
有網友由預約難引申至對婚姻價值的思考,認為結婚需謹慎,離婚亦非解藥。
同時,婚姻登記數據的結構性變化引發關注.
同期東莞市結婚登記18,541宗,近乎翻倍。這被部分輿論解讀為社會婚姻觀念更趨開放和務實,追求個體幸福成為重要考量。
![]()
東莞作為外來人口集中的城市,其婚姻登記需求具有存量,原有戶籍居民和增量,新政覆蓋的非戶籍居民疊加的特點。
這要求公共服務供給具備更強的彈性、前瞻性和精細化運營能力。如何根據人口流動趨勢科學預測需求、動態調整資源分配,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普遍難題。
事件反映了數字化轉型中技術賦能與人文關懷的平衡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