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成為建筑裝飾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去年以來,住建部接連發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第二批名單,其中,由金螳螂參與操刀的五個項目入選,包括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青島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景德鎮市陶陽里歷史城區、安徽省合肥市園博園項目、北京市首鋼老工業區(北區),覆蓋城市歷史文化傳承、城市生態修復、活力街區打造等不同類型。
從“拆改留”到“留改拆”,“十四五”收官之年,作為建筑裝飾行業龍頭,金螳螂依托城市更新,加速從傳統施工企業向綜合服務商的戰略躍遷,讓項目“活起來”的同時,實現企業增量“長起來”。
樣本:老建筑“復活”帶動城區人氣刷新高
在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上世紀30年代的26幢花園洋房經“一棟一策”精細修繕,在完整保留“民國范兒”的基礎上,植入精品酒店、主題展館、文藝沙龍與創意辦公功能,從封閉的歷史保護區轉型為可閱讀、可體驗、可入住的“城市會客廳”;
![]()
在首鋼老工業區(北區),原始廠房內的柱子、天車梁和剪刀撐等工業遺存成為冰雪場館的獨特基因,工業風的規劃和更新思路,跳出房地產開發的老路子,令人驚艷;
![]()
停用后的駱崗機場轉型升級,16萬平方米的老建筑群改造為“食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園博小鎮,成就了如今合肥人的“園博walk”……
![]()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眼下,城市更新已不再是簡單的“拆舊建新”,而是一個個“城市生命體”的營造重生。當歷史街區和建筑不再只是被圍觀的“景點”,而是轉化為居民日常生產生活的活力場所,當文化遺產不只陳列于展柜,而是有機融入現代產業鏈,擺在建筑裝飾企業面前的全新命題是,如何將靜態的“保存對象”轉變為城市蓬勃發展的動態“生命力”。
青島市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是青島開埠之地、主城發展之源,曾經是當地極具煙火氣的商業中心,隨著青島城市中心逐步由西向東轉移,大量居民搬離,建筑年久失修、公共設施不足、風貌混亂等問題令往昔繁華的商業氛圍不再。
2019年,青島啟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行動,金螳螂成為四方路街區中最大里院建筑濰縣路19號“太興里”的“復活者”,通過以保留原汁原味的“微更新”,“一樓一策”制定修繕、活化、利用方案,恢復老建筑原有形制,拓展建筑設計和產業策劃路徑,探索著歷史文脈傳承、街區改造提升、建筑保護修繕互融互促的可能性。
如今,這里“里外套院、院中有院”格局得以完整保留,毛石基礎、木構挑梁的老樣子絲毫未變。然而不同的是,私搭亂建、缺水少電的臟亂差環境徹底消失,水電氣暖等現代化基礎配套一應俱全。由此一變,曾經因為城市發展變遷、老建筑陳舊落后,而讓居民游客遠離的“年代感”消失了,綠色門窗底漆、紅磚錯縫砌筑的青島傳統民居“復古潮”席卷而來,成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人文魅力注腳。2024年,太興里所在的青島歷史城區客流量創歷史新高,帶動周邊區域創下近年來消費水平歷史新高。
![]()
破題: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
在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存量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在新建項目增量收縮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正成為激活存量價值、推動發展的核心引擎。從增量到存量,施工對象的轉換,是對施工能力的一次大考。
老建筑隱患難察覺、多專業協同易“打架”、保護風貌與提升功能難以兼顧,這些難題,僅靠老師傅的經驗和二維圖紙已難以應對。作為行業領軍企業,金螳螂以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數字化技術為核心,構建起一套“先模擬、再施工”的智慧化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
例如,在景德鎮陶溪川大劇院項目中,建筑流線型曲面多、空間高、跨度大,常規手段難以精準還原設計效果。為確保精度與工期,金螳螂項目部在進場前就啟動BIM深化,通過三維掃描獲取土建結構的真實點云數據,并與設計模型進行碰撞比對,提前發現偏差并修正下單模型。團隊還利用“反模”技術制作實體模板,指導現場放線安裝。最終,僅用20天就高效完成大量GRG(玻璃纖維增強石膏板)安裝,既保障了藝術造型的完美呈現,又大幅縮短了工期。
如今,金螳螂業務能力已經覆蓋老舊小區改造、公共場館翻新、歷史街區保護、豪華酒店升級等多個細分領域,精準匹配市場多元化需求。項目管理指揮中心作為數字化管理的“智慧大腦”,圍繞工期、質量、安全等核心指標,構建覆蓋裝飾、建筑、機電、幕墻等多專業模型數據聯動體系,實現跨專業高效協同;通過可視化建模精準模擬并預判施工沖突;依托數字化交付構建完整的建筑信息庫,實現項目數據的可追溯性。
據悉,2025年上半年,企業已成功落地蘇州開明大戲院、徐州飲食文化博物館、南京西康賓館、三亞香格里拉大酒店、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老舊病房改造、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提質改造等多個舊改項目,業務覆蓋民生工程、公共基礎設施、文化商業升級等核心賽道,項目類型多元且聚焦高價值領域。
拓展: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 開啟企業增長新路徑
城市更新錘煉的能力,正在反哺新業務拓展。依托在EPC管理、工藝標準與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優勢,金螳螂正加快構建多元化增長引擎。
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近29%,且憑借更高的項目附加值和更優的回款質量,展現出優于國內業務的盈利水平與現金流表現,正逐步成長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極。
同時,公司在裝飾領域積累的高標準工藝管控和EPC總承包能力,已成功復制至高技術門檻的潔凈室領域,形成覆蓋半導體、鋰電池、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高端制造的全產業鏈服務能力,承接格科半導體、蘇州納米城、中北鋰電、姑蘇實驗室等多個標志性項目。
據介紹,城市更新是金螳螂未來重點長期發展方向,企業致力于全面打造城市更新的策劃、建設、運營能力,結合土建、內裝、幕墻、景觀、市政、機電、智能、軟裝等多專業管理體系,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新方法,為國家的城市更新行動和打造宜居智慧的城市貢獻力量。
當城市更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金螳螂正跳出傳統承包商的角色,以數字化能力為底座,以全周期服務為路徑,以多元業態為延伸,構建“城市更新+海外+高技術工程”的立體化發展格局。可以預見,在這場從“量”到“質”、從“建”到“營”的深刻變革中,金螳螂正重新定義自身的價值邊界,為建筑裝飾企業在存量時代的轉型升級提供全新答案。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王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