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多家新勢力車企如期公布10月交付數據。在“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和2026年購置稅補貼退坡預期的雙重驅動下,新勢力陣營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零跑汽車以突破7萬輛的業績穩居榜首,鴻蒙智行憑借家族陣容位居第二,蔚來、小米三家則同步踏入月銷4萬輛的臺階,而理想汽車則成為前十強中唯一同比、環比雙下滑的品牌。
具體來看,連續八個月蟬聯新勢力交付冠軍的零跑汽車10月交付量達70300輛,同比激增 84%,短短半年內,零跑已完成4萬、5萬、6萬至7萬的多級跳。在車叔看來,這一成績源于其產品生命周期的成功延長,與多數新勢力上市即峰值不同,零跑B系列轎車與C系列SUV形成持續放量態勢,C10、C11等主力車型憑借精準定價與配置均衡性,實現交付量的長尾增長曲線。毫無疑問,這種慢熱型增長模式更能反映產品真實市場認可度,也為其沖擊年度銷量目標奠定基礎。
![]()
鴻蒙智行10月同步刷新兩項紀錄,即全系交付68216臺,累計交付突破100萬臺,較第二名提前近半年達成百萬量級。盡管未披露品牌拆分數據,但第三方監測顯示,問界仍以約4萬輛的交付量成為核心支柱,占比超58%。其中全新問界M7(參數丨圖片)表現尤為亮眼,上市36天交付突破2萬臺,為保障供應,其生產端已啟動雙班制,并要求供應鏈提升至每天1200臺的供應能力,預計11月產能將爬坡至2-3萬臺/月。此外,智界、尚界各貢獻約1萬臺,初步形成多品牌協同效應。
![]()
蔚來10月交付40391臺,同比增幅達92.6%,首次邁入4萬輛俱樂部,該品牌三個月內完成從2萬到4萬的翻倍增長。根據銷量結構顯示,蔚來、樂道雙品牌各貢獻約1.7萬輛,螢火蟲維持5000輛水平,這標志著其覆蓋高端與大眾市場的多品牌戰略落地見效。其中全新ES8與樂道L90作為核心增量車型,將承擔沖擊銷量的重任。對于蔚來而言,規模化交付已然成為扭虧關鍵,但唯一不確定的就是蔚來能否穩住銷量,不讓銷量來回反復。
![]()
盡管受輿論環境和產品質量雙重影響,小米汽車10月仍實現超4萬輛交付。其中,該品牌所推出的跨年購置稅補貼方案成為重要助推力,11月30日前鎖單的SU7、YU7等系列車型,若因官方原因跨年交付可獲最高1.5萬元尾款減免,有效穩定訂單預期。更值得關注的是其交付效率的提升,目前YU7系列部分配置車型交付周期已縮短至4-10周,目前來看,小米的產能釋放速度將直接決定其年末沖刺力度。
![]()
理想汽車10月交付31800輛,同比下滑38%,成為頭部新勢力中的絕對“異類”,這也是自今年6月以來,理想汽車連續第五個月呈現銷量下滑趨勢!車叔認為,理想的增長乏力是多重挑戰疊加的結果,例如L系列增程車型市場份額萎縮,純電車型MEGA因安全事件引發信任危機,雖已通過召回整改平息輿情,但短期影響持續等。為破局,理想將重心轉回增程賽道,其中新一代L9諜照顯示其將搭載后輪轉向、尺寸升級等配置,試圖鞏固SUV市場優勢。此外,新車型i6訂單已超7萬輛,若產能及時跟進或成后續翻盤關鍵。
車叔總結
總體來看,10月銷量數據已經清晰勾勒出了行業分化圖景,其中零跑、鴻蒙智行等頭部企業憑借產品矩陣與產能優勢持續領跑,而理想等品牌因戰略調整滯后陷入增長瓶頸,馬太效應愈發顯著。隨著“金九銀十”落幕,購置稅兜底政策進入倒計時,車企將全面進入年度目標沖刺階段。而在價格戰與技術戰交織的競爭格局下,決勝關鍵已從單一產品力轉向的綜合實力比拼,無論是產能爬坡速度、是小技術落地速度、還是成本控制能力,都將決定年末座次最終歸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