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孩子知道能在這條著名的公路上騎車,興奮了好幾天。”來自榆林的張先生剛帶著兒子完成低碳騎行,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一邊騎行一邊欣賞黃河風光,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長了見識,這樣的經歷對孩子來說特別寶貴。”
![]()
11月1日至3日,2025“榆林農商銀行杯”中國·榆林第四屆沿黃觀光路國際自行車賽暨榆林市沿黃公路自行車賽在陜西省榆林市沿黃觀光路成功舉辦。與專業選手的激烈競速相映成趣的,是大眾組別賽道上孩子們的歡笑聲、夫妻間的互相鼓勵,還有朋友們結伴而行的熱鬧場面。帶著這份期待,800多名來自省內外的選手“騎”聚榆林,讓這場國際賽事真正成為全民參與的健身節日。
在起點處,高中教師李芳華正在認真調整頭盔。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正式騎行活動:“以前總覺得這種大賽事離我們很遙遠,沒想到今年有了全民健身組,我和愛人立刻就報了名。”她的家人在一旁笑著補充:“騎不動我們就慢慢來,重要的是參與。”
本屆賽事設置的男子公路精英組、男子公路大師組、女子公路公開組和全民健身組四個大眾組別,精準對接了不同群體的騎行需求。
![]()
男子公路精英組競爭激烈,云集了眾多業余頂尖選手;男子大師組的賽道上,55歲的王建軍剛剛完成比賽,汗水還掛在臉上。“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了,”他一邊擦拭自行車一邊說,“從第一屆到現在,賽事越辦越好,大眾參與度越來越高。對我們這些騎友來說,更像是一年一度的節日。”
女子公開組里,28歲的幼兒園老師趙雨和同事們組隊參賽。“平時工作忙,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和姐妹們一起運動。”她說,“在這么美的賽道上騎行,感覺所有的壓力都隨著黃河水流走了。”
門檻親民的全民健身組,以其低門檻、高體驗的特點吸引了大量參與者。這個組別不設嚴格的年齡和資質限制,許多家庭選擇集體報名,父母帶著孩子共同體驗騎行樂趣,成為賽道旁最溫馨的畫面。
沿著黃河岸畔騎行,參與者們體驗到的不僅是運動的快樂,更有心靈的震撼。帶著全家從太原趕來的劉女士說:“一邊騎車,一邊看黃河在身邊奔流,這種感覺很奇妙。我們停停走走,拍拍照,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在賽道旁的補給站,志愿者小王已經連續服務了三屆賽事。“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參加大眾組的人特別多。”她一邊分發礦泉水一邊說,“看到那么多家庭一起來,老老少少都那么開心,我覺得這就是體育該有的樣子。”
沿線的村民也自發加入到助威隊伍中。在佳縣段,村民老楊早早就在家門口擺好了桌椅,為選手們提供免費的熱水:“這幾年比賽辦下來,我們都習慣了。看著這么多人從全國各地來我們這兒騎車,心里頭高興!”
大眾組別的設置不僅豐富了賽事內涵,更有效帶動了沿線地區的文旅消費。賽事期間,府谷、佳縣、吳堡三地的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都迎來了消費高峰。當地特色農產品展銷區始終人氣旺盛,海紅果、黃米、紅棗等特產受到選手和游客的歡迎。
賽事雖然落幕,但騎行帶來的改變正在延續。在吳堡縣一家自行車租賃店,店主表示近期來咨詢購車和租車的人明顯增多:“很多參加了全民健身組的人來問,能不能租車沿著賽道再騎一次。”
![]()
沿黃自行車賽歷經四屆發展,始終堅持“專業化、融合化、市場化、國際化”的辦案方向。賽事在提升專業水準的同時,通過大眾組別的精心設計和不斷創新,讓賽事影響力深入基層,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健身熱情。
榆林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專業賽事+大眾騎行”的融合模式,讓騎行真正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我們希望通過賽事,讓更多人感受到騎行的快樂,讓沿黃公路成為連接人與自然、運動與生活的紐帶。”
據悉,賽事組委會將繼續深化這一融合模式,計劃通過增設家庭親子騎行組別、打造大眾騎行嘉年華、開發主題旅游線路等舉措,進一步豐富參賽體驗,著力將沿黃公路打造為國內知名的騎行目的地。
本屆賽事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陜西省體育局、榆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陜西省航空無線電汽車摩托車運動管理中心、榆林市體育局及府谷、佳縣、吳堡三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陜西省自行車運動協會提供技術支持,陜西榆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冠名,威贏賽事運營有限公司運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