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氣溫驟降,流感病毒再次進入活躍期。中國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流感季或將提前到來,且主要流行毒株為甲型H3N2亞型,與去年不同,這使得普通人群感染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流感來勢洶洶,在流感帶來的諸多不適中,最令人困擾的莫過于那陣陣“咳咳咳”,許多人在發熱、酸痛等癥狀緩解后,咳嗽卻遷延不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流感后的咳嗽為何如此頑固?不同人群的咳嗽有何差異?面對“流感咳”,我們該如何科學應對?為此,新華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了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主任中醫師朱益敏教授,結合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中醫視角為我們深入剖析流感后咳嗽的成因,并分享應對良方。
![]()
面對“流感咳”要“知其然”,咳嗽“賴著不走”其實有“病根”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得了流感,明明燒退了,身體也不疼了,為什么咳嗽就是賴著不走?”面對這樣的疑問,朱益敏坦言很常見。她解釋道,流感后的咳嗽遷延,正是病毒或細菌對我們的呼吸道造成“戰場創傷”的直接體現。
朱益敏解讀說,人體的氣道內壁覆蓋著一層黏膜,它就像呼吸系統的“保護墻”。當流感病毒入侵時,這面“墻”就遭到了破壞。氣道黏膜下的杯狀細胞在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攻擊后,功能會發生紊亂,導致分泌物異常增多,這便是“痰”的由來。即使病毒被清除,身體的其他癥狀消失,但受損的氣道黏膜修復需要時間。在這期間,氣道會變得異常敏感,稍有刺激便會引發劇烈咳嗽。
這種損傷后的表現因人而異,呈現出不同的癥狀類型。有的人是干咳、咽癢,總感覺喉嚨里有毛絮在搔刮,于是拼命地咳,有時甚至感覺“肺都要咳出來了”,但依然不見好轉;有的人則是咽部異物感強烈,感覺有痰“不上不下”,咳不出也咽不掉,類似于中醫所說的“梅核氣”。雖然癥狀表現有差異,但總體上說,都是氣道黏膜受損的表現,要徹底告別咳嗽,關鍵在于修復受損的氣道黏膜。
從中醫理論來看,這就是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失調了 。中醫認為肺主呼吸,因病毒等外邪侵襲導致肺氣不宣,便會引發咳嗽。修復受損的氣道黏膜,也就是恢復中醫所講的肺“宣發肅降”的正常功能,重新順暢地“吐故納新”,惱人的咳嗽自然也就平息了。
及時合理用藥結合自我保健,化解頑固咳嗽
面對流感后纏綿的咳嗽,朱益敏指出,中醫通常從“化痰”和“潤肺”兩大方向入手,來修復受損的氣道。“比如有些患者本身就是痰濕體質,可能平時就愛抽煙,舌苔比較厚膩。得了流感后出現咳嗽,我們就要清肺化痰,還要化濕。”此外,對于一些干咳無痰、咽喉干癢的患者,則相對以潤肺為先,需要通過滋陰潤燥的方法來緩解黏膜的干燥和刺激,從而達到止咳的目的。
中醫方法如何緩解“流感咳”?朱益敏介紹說,對于流感后出現咳嗽、咳黃痰、甚至伴有低熱等癥狀的患者,除了服用湯藥,一些常備中成藥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對于止咳化痰有顯著效用的連花清咳片,其組方源自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杏石甘湯”與明代葉文齡《醫學統旨》的“清金化痰湯”化裁創新而成,組方中麻黃等成分宣肺平喘,石膏、黃芩、連翹等成分共奏清熱之效,整方協同作用,有助于稀釋痰液,促進其順利排出,減輕氣道堵塞,同時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從而達到“宣肺泄熱,化痰止咳”的目的,幫助呼吸道更快恢復健康。
除了藥物治療,朱益敏還分享了一些簡單實用的自我保健方法,幫助大家緩解咳嗽不適。
穴位按摩:可以按壓肺經的“列缺穴”。一個簡單的取穴方法是:雙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及之處有個明顯的凹陷,就是此穴。此外,手腕處的“太淵穴”也是化痰止咳的要穴,時常按揉,能有效緩解不適。
中醫刮痧:可以沿肺經循行路線進行刮痧,或在背部的穴位反射區、胸前的天突穴進行適度刮痧,有助于宣通肺氣,止咳化痰。
食療調養:在家可以用羅漢果泡水喝,或者用川貝母燉雪梨。這些食療方性質平和,具有良好的潤肺、化痰、利咽功效。
朱益敏同時提醒,在咳嗽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刺激,并減少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咳嗽。
關注“一老一小”與特殊體質人群,精準防護筑牢呼吸健康屏障
在訪談中,朱益敏特別強調,不同人群在面對流感及后續咳嗽時,需要采取更具針對性的策略。
對于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他們身體機能相對較弱,咳嗽反復不僅痛苦,還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如果通過居家飲食調理或常規服藥后,咳嗽癥狀仍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部分老年人排痰能力較弱,家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輔助進行霧化治療,或學習正確的拍背排痰手法,幫助其順利排出痰液。
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由于其生理特點,往往不會自主咳痰,這讓家長尤為揪心。朱益敏表示,對此中醫也有豐富的應對經驗,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適合兒童的化痰止咳藥物,家長還可以學習一些小兒推拿的手法,包括背部還有肺經的一些推拿都有緩解作用。
此外,咳嗽的反復發作也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朱益敏介紹,比如中醫所說的體虛易感型人群,往往抵抗力較弱,用患者自己的話說就是“別人感冒,在他面前走一圈都能被傳染上”。針對這類人群,重在“扶正固本”,可以通過服用中藥、膏方調理,或采用穴位敷貼、艾灸等方式補肺健脾,從根本上提高免疫功能,筑牢健康防線。
對于過敏性體質的人群,在秋冬或春秋季節,容易因空氣中的粉塵、過敏原等刺激引發咳嗽。治療上除了必要時使用霧化等治療手段,還可以通過中醫方法調理改善,達到宣肺平喘止咳目的。
訪談最后,朱益敏提醒公眾,在流感高發季節一定要重視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同時要養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的良好衛生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和均衡營養,適度鍛煉,是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基礎。當咳嗽來臨時,不必過度焦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應對,及時就醫,讓呼吸重歸順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