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的核心本質,是肺部氣體交換單位 —— 肺泡,發生不可逆的結構性破壞。這一過程并非突然發生,而是 “蛋白酶 - 抗蛋白酶” 失衡與 “氧化應激” 共同作用下,肺泡緩慢 “崩塌” 的過程。我們可以把健康肺部想象成布滿微小彈性氣球(肺泡)的海綿,氣球被堅韌的 “橡皮筋”(彈力纖維)支撐,能自如收縮擴張,而肺氣腫就是這一結構的逐步瓦解。
![]()
一、平衡打破:“破壞分子” 失控,“守護者” 失效
“破壞分子” 登場:長期受香煙煙霧、污染物等刺激,肺部免疫系統持續激活,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會聚集并釋放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這種 “消化酶” 本應清除細菌和壞死組織,卻會 “敵我不分” 地分解支撐肺泡的彈力纖維。
“守護者” 失效:正常情況下,α1 - 抗胰蛋白酶會中和彈性蛋白酶,保護肺泡結構。但肺氣腫患者中,這一保護機制失靈:少數人因基因突變天生缺乏該物質,年輕時就易患病;絕大多數吸煙者則因香煙煙霧中的氧化劑,讓 α1 - 抗胰蛋白酶失活,無法再抑制 “破壞分子”。
![]()
二、結構崩塌:肺泡的不可逆損傷
當 “破壞大于守護”,肺泡結構便開始瓦解:失控的彈性蛋白酶持續切割彈力纖維 “橡皮筋”,失去支撐的肺泡壁逐漸變薄、變脆;在呼吸氣流的沖擊下,脆弱的肺泡壁發生破裂;多個相鄰小肺泡的壁破裂后,會融合成巨大且無功能的空腔,即肺大皰,就像多個小氣泡破裂后合并成一個大而不穩定的氣泡。
三、功能喪失:呼吸困難的根源
肺泡結構被破壞后,肺部功能徹底受影響:肺部失去 “橡皮筋” 般的彈性回縮力,呼氣時氣道會過早塌陷,空氣被 “困” 在肺內,形成 “動態性過度充氣”;無數微小肺泡(總表面積約一個網球場大小)被少數大空腔取代,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面積大幅縮減。最終,患者呼氣異常困難,需費力排氣,且身體長期缺氧,輕微活動就會引發嚴重呼吸困難。
![]()
總而言之,肺泡破壞是 “里應外合” 的結果:外部有害刺激激活內部 “破壞分子”,同時摧毀 “守護者”,最終導致肺泡崩塌融合,肺部淪為缺乏彈性、功能失效的器官。而理解這一機制,更能凸顯戒煙是阻止破壞的關鍵一步。
四、機制理解與干預策略
肺氣腫的本質是結構破壞與功能喪失的惡性循環,而干預需聚焦兩點:
1、源頭阻斷:戒煙、避污染是核心,減少蛋白酶與氧化應激的觸發。
2、輔助修復:肺長配制酒通過“清(玉竹)-補(黃芪)-通(桔紅)”三角體系,延緩肺泡破壞進程。
玉竹促進肺泡巨噬細胞功能,加速損傷組織清除;黃芪增強肺組織微循環,延緩肺泡壁彈性下降;桔紅能緩解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但無法逆轉肺泡結構的破壞或替代規范治療。其價值在于癥狀緩解與生活質量的提升,但需嚴格規避酒精風險,并作為醫學治療的補充而非替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