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7票的結果,通過了“廢止特朗普推行的對外關稅”的決議。
這不僅是美國內部反對特朗普的貿易戰,也可能標志著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發生重大轉變。那么,這件事對中國會有什么影響呢?
![]()
特朗普二次上臺后,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理由,下令美國全面提高關稅。然而,高關稅造成進口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加大、盟友關系緊張、美國制造業并沒有如預期般復興。2025?年8月,美國制造業產出比去年同期僅增長約0.9%。雖然有增長,但幅度非常小。不及此前的華爾街預期。
這次投票顯示,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有黨內人士開始反對了。有4名共和黨議員投了反對票,這對原本一致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來說,非常罕見。
這不僅僅是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被撤回那么簡單,而是顯示了當前白宮主張的貿易方式與美國制度之間的矛盾。當總統想加關稅,但國會又不同意時,這就說明美國的貿易決策并不完全由總統說了算。
但要知道,即便參議院通過了這項決議,決議短時間內可能不會馬上生效,因為眾議院反對,而且已經設立了規則來阻止類似議案在眾議院推進。
再加上總統還有否決權,所以這次投票在我看來更傾向于是一種政治表態,短期內不是馬上會帶來實際改變,長期說不準。不過這件事對外傳遞的信息還是很重要的。
什么信息呢?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在調整,不再只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國會也開始插手。隨著關稅戰開打,美國制造業、農民和進口商壓力山大,這倒逼美國的高層們開始考慮關稅戰到底值不值得。對中國來說,這就是一個機會,美國可能會放松對抗性思維,我們的談判空間也會更寬闊。
![]()
這次參議院的投票,首先在輿論上對中國是個利好。長期以來,美國總是把貿易摩擦的責任歸咎于中國,而這次國會反對關稅,就摘掉了這種“外部標簽”。以后中國在和美國談判時,不只是被動回應,也有機會搶占輿論制高點。
如果美國慢慢放松關稅,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就能受益了,電子、機電、消費品和高端零部件都更有競爭力。以前美國公司搬到東南亞最初是為了避關稅,但現在關稅壓力減輕,加上搬遷成本高、供應鏈不成熟,很多企業發現還是回中國更劃算、更高效。
長遠來看,如果美國少用單邊關稅,對中國無疑是機會,能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更穩。
但我們也不能過于樂觀,美國可能只是換了一種打法,比如技術封鎖、投資限制或者補貼本國企業。關稅撤掉不等于貿易戰結束,只是換了個形式繼續打。所以中國不能只盼著關稅撤,還得注意下一輪“戰場”在哪里。
若美參議院這一決議落實,中國的出口企業最直接受益,特別是賣給美國的產品,成本降了、價格有優勢。海外投資也會更看好中國市場,長期布局也更有信心。如果美國大規模撤關稅,可能帶動多邊貿易規則回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