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正值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李家三代同堂,屋內暖意融融,歡聲笑語。席間,六十多歲的老李囫圇吞下一顆熱氣騰騰的湯圓,卻感覺它在“喉嚨口”意外地頓了一頓,才勉強滑落。這絲不同以往的阻滯感,讓他心頭莫名一緊。然而,諱疾忌醫的他轉念便以“湯圓太黏糯”為由,將這份不安輕輕按捺了下去。
誰知,這并非偶然。此后,老李在進食時,那哽噎之感竟去而復返,且日漸清晰,從干飯到稀粥,步步緊逼。最終,心懷忐忑的他在家人催促下走進醫院。胃鏡報告單上,“食管中段潰瘍新生物,考慮Ca”幾行字,使他有了不好的預感。病理報告最終宣告了食管癌的診斷。經醫生提醒,他才幡然醒悟:原來半年前那口難咽的湯圓,已然是身體發出的最初警報。
看到這里,您也許產生了一些疑問,難道吞咽困難就意味著一定是食管癌嗎?食管癌是什么?如何讀懂身體給我們的信號,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食管癌的早診早治呢?
一、食管癌的病因是什么
食管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高發于40~45歲以上人群。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我國食管癌2022年發病率為15.87/10萬,死亡率為13.28/10萬,在全人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6位和第5位。
不同于歐美等國的食管癌以腺癌為主,我國的食管癌以鱗癌為主,約占所有食管癌的86%。
食管癌在我國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農村多于城市,農村高發地區集中在太行山脈附近,淮河流域以及四川,廣東和福建等地。
此外,食管癌的發病也有性別差異,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顯著高于女性,約為女性的3倍。
盡管不同性別中食管癌的發病率逐年來呈下降趨勢,但其仍然是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確,根據研究顯示,吸煙和飲酒是食管鱗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不良飲食習慣:食管過硬,過熱,飲食過快,腌制、霉變食物,食管癌遺傳易感因素,不潔的口腔衛生狀況等。
二、怎么實現早診早治
早期食管癌的癥狀并不明顯,可能偶爾有吞咽粗硬食物時的不適,如胸骨后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癥狀可以表現為像老李一樣的進行性吞咽困難,一開始是固體食物,慢慢地半流質食物也無法下咽,最后連喝口水都咽不下去,人也慢慢地消瘦,無力。因此當存在有持續性的吞咽困難時,就應該給予重視。
此外,對食管癌的主動篩查也應當引起重視,對于≥40歲的人群,滿足以下任意一點,哪怕沒有明顯癥狀,也應當主動就診制定篩查及隨訪方案:
1.來自食管腫瘤高發地區;
2.或有食管腫瘤家族史;
3.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喜食高溫及腌制食物,口腔衛生狀況不良等);
4.具有巴雷特食管高危因素或者已經內鏡下確診為巴雷特食管的患者。
此外,CSCO指南(2025)還推薦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失遲緩癥,腐蝕性狹窄,胼胝癥,肥胖,進食過快,飲濃茶,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術,萎縮性胃炎,口服雙磷酸鹽等)進行篩查,根據篩查結果,結合危險因素來決定處理措施和隨訪頻率。
目前,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活檢是診斷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標準方法。此外,食管氣鋇雙重造影,(頸部)胸部增強CT,磁共振成像影像學檢查也有一定概率發現病變。
三、目前的治療手段及預后
食管癌的治療原則是多學科綜合治療,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
早期的食管癌或者癌前病變經專業醫師充分評估后,可進行內鏡下微創治療,包括射頻消融,冷凍治療,內鏡黏膜切除術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等。具有創傷小,費用低,最大程度保留消化道功能的優點,但應注意內鏡治療后應規范隨訪,否則可能功虧一簣。
手術治療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選,完善術前影像學檢查后,會根據臨床分期來決定能否手術。
術后再根據病理結果結合國內外疾病治療指南進行規范的輔助治療。此外,因手術涉及消化道重建,患者將來會花費一段時間來調整飲食習慣和適應手術帶來的改變。
隨著器械的發展和微創理念的進步,食管癌術式目前開放,傳統微創手術(胸腹腔鏡,縱膈鏡),機器人輔助手術三分天下。微創避免了皮膚表面的大切口,并且根據國內外諸多臨床研究的結論,似乎具有出血量更少,術后并發癥更低的優點,但微創手術醫生的學習曲線更長,術者在手術成功與否方面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就生存獲益而言,目前研究并未就三者誰能讓患者生存更長時間達到一致的結論。
放療在食管癌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放療的時機和目的,可分為新輔助放療,根治性放療,姑息性放療,輔助放療等。
如果疾病分期較晚,暫時不能手術,也不要灰心喪氣,有可能通過新輔助治療腫瘤縮小后,再次獲得手術時機。
此外隨著醫藥研究的進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已經成為晚期食管癌的一線治療方案,臨床研究也表明其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
最后,營養支持對于食管癌患者的治療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得進”,“吃得好”路才走得長久。
四、如何預防食管癌
1.?改變飲食習慣,避免“趁熱吃”??
避免燙食?:世界衛生組織已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過燙的食物會反復燙傷食管黏膜,在“損傷-修復”的循環中增加癌變風險。建議食物溫度以“不燙口”為宜。
細嚼慢咽?:進食過快、狼吞虎咽會加重食管黏膜的物理摩擦和損傷。
不吃霉變、腌制食品?:霉變食物(如發霉的玉米、花生)含有黃曲霉素,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魚)含有亞硝酸鹽,這些都是強致癌物,應堅決避免。
2.戒煙限酒?
戒煙?:煙草中的多種致癌物會直接刺激食管黏膜,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限酒?:酒精,特別是高度白酒,會破壞食管黏膜屏障,并作為溶劑促進其他致癌物的吸收。長期酗酒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
3.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果?
增加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于保護食管黏膜,抑制致癌物形成。
4. 主動參加篩查
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主動參加篩查。
5. 規范治療和隨訪
之前經內鏡診斷為癌前病變的患者也應規范治療和隨訪,謹防疾病進展。
6. 切莫諱疾忌醫
比如像老李這樣,癥狀比較明顯且持續未緩解的,切莫諱疾忌醫,要重視身體給出的珍貴信號。
作者:張輝標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