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今天早上沒敢吃降壓藥,怕影響檢查結果!”“我尋思著來醫院測血壓得準點,特意把藥停了……”在醫院門診,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看病當天早上的降壓藥吃還是不吃,簡直是個“世紀難題”——吃了怕影響抽血、檢查,不吃又怕血壓飆升出危險。今天就給大家一次性說清楚,不同情況該怎么選,看完再也不用糾結!
![]()
一、這3種情況,降壓藥“吃”還是“不吃”?對照看就對了
1. 看高血壓專科/復診調藥:必須吃,而且要按時吃
如果你的就診目的就是看高血壓專科,或者是來復診調整降壓藥方案,那早上的降壓藥一定要正常吃!因為醫生需要看到你“服藥后的真實血壓”——畢竟平時你都是按時吃藥的,醫生要判斷當前藥物劑量是否合適,是否需要調整,靠的就是服藥后的血壓值。要是停了藥,測出來的是“沒用藥的基礎血壓”,反而會誤導醫生,可能導致用藥方案調整不當,得不償失。
2. 需要抽血檢查:分情況,提前問清楚檢查項目
最讓患者糾結的就是“要抽血”的情況。其實大多數常規檢查(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受降壓藥影響很小,但如果涉及這兩類檢查,就要注意:
- 血脂、血糖檢查:部分降壓藥(比如利尿劑)可能輕微影響血脂、血糖數值,但影響通常不大。如果醫生沒有特別囑咐,建議用少量溫水送服降壓藥(不超過100毫升),避免因停藥導致血壓波動。畢竟血壓驟升的風險,比數值輕微偏差大得多。
- 特殊檢查:比如需要空腹做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檢查(排查繼發性高血壓),這類檢查對藥物有嚴格要求,醫生通常會提前1-2周告知停藥。這種情況就嚴格按醫囑停藥,不要自行服藥。
小技巧:就診前一天可以給醫院導診臺打個電話,問清楚第二天要做的檢查是否需要停藥,提前準備更安心。
3. 看其他科室(感冒、骨科等):建議吃,別讓血壓“拖后腿”
如果只是看感冒、骨科、皮膚科等和高血壓無關的科室,早上的降壓藥也建議正常吃。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本身就比較敏感,突然停藥很可能導致血壓驟升,出現頭暈、頭痛甚至更嚴重的問題,反而會影響就診和治療。而且看其他科室時,醫生也需要了解你的基礎血壓情況,避免開具可能影響血壓的藥物,服藥后的血壓值才是最真實的狀態。
二、醫生給高血壓患者的3個就診“保命提醒”
除了吃藥問題,高血壓患者去醫院還有幾個關鍵點要記牢,能避免很多風險:
- 隨身攜帶降壓藥:萬一到醫院后血壓突然升高,或者就診時間太長錯過服藥時間,可以及時補服。補服時注意:如果距離下一次服藥時間不足一半,就不用補了,直接按下次時間吃,避免雙倍劑量導致低血壓。
- 別空腹太久:如果需要空腹檢查,盡量早點去醫院,檢查完立刻吃東西、補服沒吃的藥(如果之前沒吃)。長時間空腹加上停藥,很容易引發低血糖和血壓波動“雙重危機”。
- 主動告知用藥史:不管看哪個科室,都要主動告訴醫生你正在吃的降壓藥名稱、劑量,以及平時的血壓控制情況,避免醫生開具和降壓藥相互作用的藥物。
其實說到底,高血壓患者看病當天的用藥原則很簡單:除非醫生明確囑咐停藥,否則優先保證按時吃降壓藥。血壓波動帶來的風險,遠比藥物對某些檢查的輕微影響大得多。如果實在拿不準,就診時第一時間問醫生,或者提前和主治醫生溝通,就能萬無一失。#降壓藥能停嗎?##奕健行##高血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