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本號
2025年11月4日,烏總統澤倫斯基前往波克羅夫斯克前線,準確地說,是多布羅皮利亞方向的前線指揮所和第25空降旅“西切斯拉夫”官兵所在地兩處。
這是澤倫斯基視察前線的行動,表達了堅定的決心與態度。
![]()
多布羅皮利亞位于頓涅茨克北部,距離波克羅夫斯克約20-30公里,是其東北翼的關鍵要地,烏軍視為“東北軸線”。
俄軍自2025年8月11日發動多布羅皮利亞攻勢,以包圍波克羅夫斯克,但未能得逞。
10月下旬至11月初,俄軍猛攻波克羅夫斯克,烏軍面臨俄軍推進的巨大壓力。
多布羅皮利亞方向成為整個烏戰中戰斗最激烈的戰場之一,烏軍著名的“亞速”部隊作為骨干力量參與其中。
澤倫斯基和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強調,該地的行動直接關乎波克羅夫斯克的防御。
11月1-2日,俄軍持續發動機械化襲擊,多次嘗試從馬亞克–潘基夫卡線推進,使用裝甲車和步兵小組滲透,以控制沃洛迪米里夫卡和沙霍韋。
烏軍通過FPV無人機和空降兵進行反制,擊退了俄軍。據11月3日烏總參的戰報,僅此一戰,烏軍摧毀俄軍12-17輛裝甲車和坦克,消滅俄軍超過1200人。
烏軍乘勢發起反攻,收復庫切里夫亞爾、扎蒂肖克和新沙霍韋等村莊,解放了約188平方公里俄控區,并清理了約250平方公里無人區,分散了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俄軍。
![]()
“我在‘魯比日’國民防衛軍第4快速反應作戰旅指揮所會見了官兵。他們正與鄰近部隊一起,在多布羅皮利亞方向進行防御。”澤倫斯基說,并協調了該地區的防御行動。
不過,作為前線城鎮,多布羅皮利亞常遭無人機監視、炮擊和炸彈襲擊,大量建筑物倒塌,居民僅剩2萬人,在無人機嗡鳴下艱難求生。
澤倫斯基在波克羅夫斯克地段會見第25獨立空降旅“西切斯拉夫”官兵們(距離作戰線6-7公里),討論波克羅夫斯克及其周邊地區的作戰形勢,涉及前線局勢、各陣地所需物資、后勤保障、部隊輪換等諸多問題,“我們將著手解決所有這些問題。”
澤倫斯基向官兵頒發了國家獎章。這次視察鼓舞了烏軍士兵。
![]()
雖面臨后勤挑戰,但烏軍士氣高漲。
澤倫斯基通過這次行動,直接回應了扎盧日內的撤軍之說與川普“暫時”拒絕提供“戰斧”。(見《》)
可以想見,如此處境下,若烏克蘭內部討論前線撤不撤軍的問題,將會對前線烏軍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而川普的潑冷水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澤倫斯基此行化解了這些潛在的負面影響,明白地告訴世界:烏人絕不退縮。
這讓筆者想到2023年6月烏軍在扎波羅熱的災難性反攻。當時將帥不和,扎盧日內的謹小慎微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反攻失敗,損失可謂慘重,包括當時烏軍新獲得并有一定積累的德國豹式坦克。此后,俄軍設置了防御烏軍進攻的“龍牙”。
當時烏軍錯失良機,若西爾斯基為帥,局面將大不一樣。這是澤倫斯基撤換扎盧日內的原因。
筆者對扎盧日內并無負面看法,但扎盧日內不適合做戰時的烏軍統帥,至少在當前形勢下。
![]()
歷史不能假設,但歷史正在上演。
而現在的烏軍統帥,已是西爾斯基了。
澤倫斯基可謂大智大勇之人,敢于直面波克羅夫斯克方向重兵進攻的俄軍,
敢于在炮聲隆隆的基輔作自媒體直播,“我需要彈藥,而不是順風車。”
敢于直面川普與萬斯圍攻、川普與普汀勾結施壓而不怯懦。
澤倫斯基智勇而不強悍,此次前線之行表達了堅定的決心與時代的強音:
鼓舞了烏克蘭軍民的抗戰士氣;
堅定了歐洲各國大力的援烏決心與信心;
敲打著川普,閉嘴吧,不要試圖出賣烏克蘭;
警告著普汀,別幻想了,烏人是決不可能投降的。
“我們將在海上、在空中戰斗到底。我們將繼續為我們的土地而戰,不惜一切代價。”
(注:俄人統治,就是烏人付出的一切代價——歷史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