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11月4日訊 少年心向科學,創新點亮未來。11月1日,武侯區第十四屆“小諸葛”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在成都明遠書院學校成功舉行。來自全區64所中小學600余名選手齊聚一堂,以科學精神為引領,以創新實踐為載體,全面展示新時代青少年的科技素養與創造風采。
![]()
十大賽項同臺亮相
展示青少年科技風采
本屆“小諸葛”大賽共設十大主題項目,按參與方式分:線上作品提交項目4個,現場競賽項目6個。4個線上作品提交項目為:“小諸葛”科學小論文、“小諸葛”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小諸葛”創意小發明、“小諸葛”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競賽;6個現場競賽項目包括:“小諸葛未來科學家”科普知識競賽、“小諸葛”筑夢航天挑戰賽、“小諸葛”低空裝備挑戰賽、“小諸葛”人工智能編程挑戰賽、“小諸葛”虛擬仿真編程挑戰賽以及“小諸葛”迷你方程式智能汽車賽。現場競賽內容涵蓋科學探究、智能編程、工程設計、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充分體現了武侯區在科學教育領域的系統布局與創新實踐。
在“小諸葛未來科學家”科普知識競賽現場,參賽選手以扎實的科學基礎、敏捷的反應速度展開激烈角逐。競賽題目覆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命科學及生活常識等多個領域,搶答環節氣氛緊張而熱烈。選手們或沉著思考,或迅速作答,現場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充分展現了青少年科學思維的敏捷與團隊協作的默契。
![]()
評審組專家表示,此項賽事不僅檢驗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思辨能力,更讓科學知識從課堂走向生活,在“賽”與“學”的結合中播撒下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種子。
在戶外場地,“小諸葛筑夢航天挑戰賽”成為本屆大賽最具震撼力的環節。選手們親手設計、組裝并調試水火箭及固體燃料火箭,在安全指導下完成發射操作。隨著“3、2、1”倒計時聲起,一枚枚火箭騰空而起,劃破藍天,掀起現場陣陣歡呼。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物理原理的力量,在發射瞬間點燃了心中的航天夢想。
![]()
該項目的指導老師表示,航天挑戰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工程思維,也在潛移默化中培育了他們探索未知、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作為本屆大賽的一大特色,電子科技大學將原本面向大學生的科技賽事——“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進行“降維”設計,首次以“迷你方程式智能汽車賽”體驗賽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放。活動現場,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團隊和學生志愿者為參賽同學帶來了生動的講解與現場演示,詳細介紹了機器人算法原理、傳感器應用及控制邏輯。
![]()
體驗環節中,小選手們在大學生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操作編程與調試環節,完成了定點啟停、線路識別等基礎任務,切身感受到了高校項目的嚴謹與趣味。這一“講解+體驗”的形式,不僅讓中小學生近距離感受到高校賽事的魅力,也為他們未來的科技學習與創新實踐種下了探索的種子。
電子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是學校推進科技教育貫通培養的重要嘗試,將繼續在編程、仿真、人工智能等領域探索高校資源下沉中小學的新路徑,為區域內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梯度培養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多元創新賽道
助力綜合素養提升
除上述三項賽事外,“小諸葛”低空裝備挑戰賽、人工智能編程挑戰賽與虛擬仿真編程挑戰賽等項目也同步開展。選手們在編程算法、結構設計、仿真建模及自動控制等領域盡展才華,構筑了一個融合科學知識與創造實踐的成長平臺。
![]()
十四載堅守初心
“小諸葛”品牌煥發新光
自創辦以來,“小諸葛”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已走過十四個年頭,逐漸成長為武侯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品牌活動。它不僅是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動科學教育、啟迪創新思維的重要載體。
武侯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侯區將繼續以“小諸葛”大賽為抓手,深化科技教育與課程教學融合,鼓勵更多青少年在探究中學習科學,在創新中點亮夢想,為建設教育強區、科技強區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