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媚)記者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獲悉,該中心正式發布了“適配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揭榜單位名單,10所本科院校(含職業本科)和14所高職院校入圍承擔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揭榜任務。
項目要求揭榜單位組建供需雙方參與的項目團隊,深入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并依據調研結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此次揭榜工作重點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迭代快、產業帶動性強、人才缺口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貫通“產業需求—人才標準—教育培訓—能力評價—供需對接”的人才服務生態體系,推進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培養適配產業需求,服務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需求端為何主動“向前一公里”參與前端人才培養?該中心人才研究處副處長李利利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讓人才供給跟上日新月異的技術迭代,更好地適應產業動態變化,是產業需求端與教育供給端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立足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啟動此項工作,希望通過系統分析產業技術變革與人才需求特征,推動高校提升相關專業建設內涵,形成一批科學合理、適配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該項目要求揭榜院校將產業需求反映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各核心要素中。在目標定位上,依據產業人才崗位能力圖譜,明確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使培養目標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標。在課程體系上,根據能力圖譜反向設計課程,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技術發展同步,解決學用脫節等痛點。
李利利介紹,項目實施的最大亮點是,揭榜院校利用AI專用分析模型的人才需求分析體系進行創新研究。一方面,智能提取產業對人才能力的共性需求,通過分析政策文本、技術發展趨勢、海量招聘數據,形成崗位能力、知識結構、素養要求的量化圖譜,實現人才需求判斷從經驗決策到數據支撐;另一方面,預測未來3—5年的技術技能趨勢,在課程內容中嵌入前沿技術模塊,增強人才培養的前瞻性。
據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將從產業需求側的角度引導揭榜院校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作者:歐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