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點,68歲的王阿姨照例用溫水送下一片葉酸。她已經堅持了快三個月,每當鄰居路過,總會打趣:“阿姨,難道還想再生個小娃娃?”王阿姨也曾困惑。
葉酸,明明是孕婦常用保健品,老年人真的有必要天天吃嗎?但最近體檢時,醫生的幾句話讓她心里“咯噔”一下:“葉酸確實能保護您的心腦血管,但吃法和量,馬虎不得!”
究竟,年過六十的中老年人,每天吃一片葉酸,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會帶來哪些好處,是否有隱藏的風險?
![]()
怎樣用才真正安全有效?尤其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第三點,居然關乎長期健康,待會兒一定要留意。葉酸到底適合老年人嗎?專家這樣說,在不少家庭中,葉酸幾乎與備孕、孕婦掛鉤。
但實際上,權威研究早已證實,中老年群體也同樣需要葉酸補充。
一項發表于《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受試的260名65歲以上老人中,約43%存在葉酸攝入不足,而這部分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高于葉酸充足人群。
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有助于防止貧血;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減少心腦血管堵塞風險;保護神經系統,有助于防止記憶衰退、認知受損。
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老年人日常膳食中,如攝入綠葉蔬菜等食物偏少,可適量補充葉酸。但需要強調的是,葉酸雖好,卻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人人都需要藥片補充。
![]()
據多項臨床數據和老人跟蹤案例,總結出每天依醫囑補充0.4毫克葉酸,連續2-3個月,身體多半會有以下幾方面變化:
血管更暢通,心血管事件風險下降
《中國心血管健康研究》報告稱,定期服用葉酸的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平均下降了19.6%,動脈硬化速度明顯變慢。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老人,中風發生率可降低約14%。
![]()
改善輕度貧血,精神狀態變好
長期葉酸攝入充足,紅細胞功能更健康,容易出現面色紅潤、疲勞緩解、抵抗力增強。有基礎貧血的老人,復查發現血紅蛋白值上升了約5.2g/L,晨起不頭暈眼花。
記憶力或有提升,頭腦更靈活
華中科技大學等參與的回顧分析顯示,每日適量葉酸干預6-12周,認知能力測試得分平均提升7.8%。不少老人反映,記憶力明顯增強,感覺“腦瓜子比以前清楚”。
![]()
部分人群可能出現輕度胃腸道反應
如口腔潰瘍減少、食欲改善,但有極少數人出現“惡心、腹脹”等輕微不適,多數自行可緩解,極個別需調整劑量。
葉酸雖被視為“基礎營養補充劑”,但醫生提醒,服用時務必注意以下三點:
科學檢測,謹防“盲補”
正常老年人每天推薦攝入0.4毫克葉酸。但部分人(如有腎病、用藥史、伴隨維生素B12缺乏)一味盲目補充,反而易造成維生素失衡,甚至誘發神經系統異常。建議服用前先化驗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葉酸水平,有針對性補充。
![]()
搭配多樣膳食,效果更佳
光靠藥片不如膳食豐富。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小油菜)、動物肝臟、豆類、堅果等,都是優質葉酸來源。醫生建議,“藥補不如食補,適度為好。”如果每周能有4-5天攝入上述食物,輔以低劑量葉酸片即可。
長期高劑量服用,反而拖累健康
部分老年人誤以為“多多益善”,擅自加量。事實是,長時間高劑量服用(>1毫克/天),會掩蓋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經損傷,甚至增加某些腫瘤的風險。因此,任何情況下都應遵醫囑,定期復查,合理用藥,避免“靜悄悄的副作用”找上門。
葉酸并非“只屬于年輕人和孕婦”,老年人適當科學補充,同樣值得推薦。但也必須警惕,“是藥三分毒”,即使是微量營養素,也不可任性亂補。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