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省文明辦主辦、湖北文明網及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 “點滴文明 美好生活 —— 發現荊楚城市文明之美” 案例征集展播活動正在火熱進行。利川上報案例《從驛站到食堂,利川這樣書寫“暖心答卷”》入選展示。
在利川,溫暖是看得見的。
是驛站里一張歇腳的椅。
是食堂中一份熱乎的飯。
它悄悄藏在街角。
成為這座城市,最樸素的溫柔。
![]()
涼城驛站,為辛勞“續杯”
“請進來歇一歇!”
都亭桃花社區,
“涼城驛站”的標識格外醒目。
推開門,微波爐、充電插口、
應急藥箱,一應俱全。
環衛工李姐在這里熱好自帶的午飯。
游客王女士接滿了溫水,笑容滿面。
“以前想找個地方喝水休息,真的難。”
![]()
現在,利川50多座驛站,
成了他們共同的“街角客廳”。
累了能坐、渴了能喝、急了能助。
一座城市的體面,
藏在這些微小的關懷里。
小哥食堂,讓暖意“入口”
中午時分,
利川市13家“小哥食堂”座無虛席。
外賣員張磊端著兩葷一素的餐盤坐下。
“十塊錢,吃得又好又暖。”
這里不僅是食堂。
更是騎手們的“能量補給站”。
細節背后,
是一座城市對勞動者的致意。
![]()
從“涼城驛站”到“小哥食堂”,
利川用不同的方式,
回應著同樣的需求。
讓每一位為生活奔波的人,
都被這座城市溫柔以待。
服務延伸,讓溫暖“滿格”
驛站,是停靠的港灣。
食堂,是前行的能量。
而利川的溫暖,遠不止于此。
![]()
全市500多個專用停車位,
清晰明了的樓棟指引,
簡化的小區出入流程……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變,
正讓溫暖從“一個點”延伸至“整座城”。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不在于它擁有多少高樓,
而在于它如何對待最普通的勞動者。
涼城利川用驛站與食堂,
交出了一份有溫度的答卷。
今后,利川將繼續傾聽民聲,
讓服務的暖流,
持續浸潤每個人的心田。
來源:文明利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