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號樓2單元樓道內有雜物,樓梯燈不亮。”“小區內電動自行車沒有集中停放地,亂停亂放影響出行。”……10月28日上午,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陶二社區“流動辦公桌”前,不少居民或反映問題或進行政策咨詢。
![]()
10月28日,邯鄲市復興區二六七二街道陶二社區“流動辦公桌”前,街道干部與反映問題的群眾認真交流。陳正 攝
二六七二街道下轄4個工礦社區、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5萬余人,部分社區、村莊分散,距離街道辦事處辦公場所較遠,加之常住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群眾辦理業務多有不便。
針對群眾“上班沒空辦、老人不便辦、扎堆排隊辦”等問題,今年8月,復興區推行“流動辦公桌”工作機制,組織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干部每周固定時間下沉社區、建筑工地、農貿市場等基層一線,推動政務服務從“等群眾上門”向“主動靠前服務”轉變。
一張桌子、幾把椅子,社區小院變身“露天辦公室”,桌上擺著接待人員職務及受理事項范圍的標牌。二六七二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山坐在桌前,認真聽取群眾訴求并不時記錄。將問題歸類整理后,他現場辦公:屬于小區環境衛生的,交給物業公司,并明確社區盯辦人員;對于居民關心的供暖效果問題,他給出由社區、居民代表聯合成立監督小組的建議。
聽說“流動辦公桌”搬到了社區,67歲的居民冀增海趕到現場,反映一個困擾他多年的問題。原來,他居住的沁河花園南院2號樓,樓體南側雨水管道因年久失修,從4樓處斷裂,每逢下雨,雨水下灌造成樓體滲水。
“走,咱現場看看去。”合上本子,王山跟著冀增海直奔現場。“改造難度不大,但改造資金是個難題。”王山說,沁河花園南院、陶二生活區是冀中能源邯礦集團原陶二煤礦職工生活區,居民樓多為20世紀80年代建筑,因移交地方時沒有維修基金,一旦涉及房屋、樓體維修,費用就成了“攔路虎”。
“我們登記上了,一定給您個滿意的解決方案。”王山說,按照“流動辦公桌”工作機制,群眾反映的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列入臺賬管理,明確責任人和解決時限,確保問題及時妥善處理。
“通過設立‘流動辦公桌’,讓干部下沉一線傾聽群眾呼聲,將矛盾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復興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王揚介紹,截至目前,全區通過“流動辦公桌”受理醫保、物業服務、鄰里糾紛等領域問題2559件,問題解決率96.9%。
(原標題:干部下沉到一線 急難愁盼現場辦)
(來源:河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