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發文,王虹再破天花板,讓韋神和整個學術圈都“沉默”了
以前,提到“數學界天才”,那一定就是“韋神”韋東弈。
可如今終于有一位女數學家能和他相提并論了,那就是王虹!
這不,前段時間她剛拿下國際大獎,連官媒都親自為她站臺。
那么,王虹到底有多牛呢?
1991年,王虹出生在廣西桂林的一個小鎮。
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家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這孩子從小就透著股不一樣,5歲就把一年級課程吃透了,直接跳級讀二年級。
![]()
六年級時,她又一次跳級進了初中。別人還在啃課本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向前奔跑。
2007年,16歲的她更厲害,以653分的高分提前考上北大,成了校園里最亮眼的少年學子。
有意思的是,她一開始讀的不是數學系,而是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每天對著地質標本、空間模型,換別人可能就安穩走下去了。
可王虹心里始終裝著數學,熬了幾年實在忍不住,硬是轉去了競爭最激烈的數學系。
這個決定當時沒人看好,身邊人都覺得她瘋了。
![]()
可王虹用成績說話,轉系后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天賦徹底藏不住了。
2011年從北大畢業后,她直接奔著世界頂尖的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去了。
這地方可不是誰都能進的,成立七十多年來,13位終身教授里有8位拿過菲爾茲獎。
剛到法國時,王虹也迷茫過,甚至停了半年數學去學建筑。
可沒基礎的建筑學習讓她處處碰壁,這下她更確定,數學才是自己的根。
重新扎進數學研究后,她就像開了掛。
![]()
2024年,她成了這個研究所七十多年來第一位女性終身教授!
要知道,這地方以前全是男性主導,王虹硬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這天花板破得太提氣了!
除此之外,王虹最牛的地方,還當屬破解了百年難題......
如果說成為終身教授是突破,那破解“三維掛谷猜想”,就是讓王虹站在世界數學之巔的硬核戰績。
這個猜想是日本數學家1917年提出來的,問的是“有沒有體積任意小的集合,能讓單位長度線段在里面隨便轉”。
別小看這個問題,近一百年來,全球頂尖數學家都在啃這塊硬骨頭,卻沒人能徹底解決。
![]()
誰都沒想到,這個百年難題,被王虹給攻克了。
2025年2月,她和加拿大數學家合作,在國際頂級期刊《數學年刊》發了篇127頁的長論文。
里面獨創了“尺度歸納法”和“結構定理”,從投影理論入手,用反證法一步步推導,最后直接證明這個猜想不成立!
這可不是簡單的解題,更給幾何分析領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消息一出,國際數學界都沸騰了。緊接著,大獎就像雪片一樣飛來。
2025年10月27日,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她拿了ICCM數學獎金獎,這可是華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
更牛的是,第二天塞勒姆獎公布,她成了這個獎項史上第一位亞洲女性得主。
要知道,這個獎的含金量高到離譜,56位往屆獲獎者里有10位后來拿了菲爾茲獎,說是“菲爾茲獎風向標”一點不夸張。
其實早在2023年,她就拿了Maryam Mirzakhani新前沿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數學家。
短短三年,三項國際大獎到手,這成績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也難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這些官媒,都扎堆發文夸她,說她是基礎研究的榜樣。
提到王虹,那么大家就不得不想到另一位數學天才——韋東奕......
![]()
王虹和韋東弈兩人都是北大數學系出身,年齡相仿,被網友稱為“北大數學雙杰”。
但要說王虹讓韋神“沉默”,倒不如說是兩位天才的相互欣賞。
韋神的厲害不用多說,高中時連續兩年拿國際奧數滿分金牌,這紀錄國內至今沒人能破。
保送到北大后,他在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里,包攬四項金獎和個人全能獎,創下賽事歷史。
他提出的“韋方法”,還被寫進了高校教材。
不過兩人研究方向不一樣,韋神主攻偏微分方程和流體力學,2025年6月,他和團隊解決了超臨界散焦非線性波動方程的爆破問題,被國際同行稱為“近十年重大突破”。
![]()
而王虹聚焦幾何分析,兩人就像數學王國里的不同領域的王者。
2025年6月,王虹回北大開學術講座,韋神特意坐在第一排,聽得格外認真。
講座結束后,兩人拿著礦泉水瓶,就幾何分析和偏微分方程的交叉領域聊了起來。
旁邊的學生根本插不上話,這段“天才對話”的視頻傳到網上,直接火上了熱搜。
其實兩位天才都有過迷茫時刻。
王虹曾轉行學建筑,韋神研究生階段也遇過研究瓶頸。
![]()
但他們都對數學愛得執著,咬著牙熬了過來,這種“天賦+堅持”的勁頭,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他們的成長也離不開環境的滋養。
王虹的父母支持她跳級轉專業,韋神的父親是山大數學系教授,從小帶他感受數學魅力。
北大數學系的學術傳承更不用說,田剛院士這些前輩,都在用心扶持后輩。
王虹和韋神的存在,讓更多人看到基礎研究的力量。
他們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而是靠著熱愛和堅持一步步走到今天。
![]()
王虹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打破偏見和天花板。
她讓我們知道,女性在數學領域同樣能站在巔峰。
她和韋神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天才從不是相互碾壓,而是彼此成就。
這樣的學術偶像,才值得我們所有人追捧。
![]()
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