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確實,一個聰明人,知道凡事做到七分,留三分余地。
因為這三分余地,恰恰是智慧里最精妙的部分——留白。
凡事知道留白,大方留白,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更多的空間。
然后,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
藝術留白,方顯神韻
你看,我們中國畫最妙的地方,往往不是畫了什么,而是沒畫什么。
這個沒畫什么的地方,恰恰就是留白的魅力。
比如說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里,整幅畫中我們只看到有一葉扁舟,一個漁翁。
而其余大片的空白處,卻讓人仿佛看見煙波浩渺,感受到江風寒意。
從藝術角度上來看,恰恰那份空寂中的豐盈,比滿紙色彩更有力量。
作家木心說:“中國畫講究留白,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藝術要留白,做人也要留白,如此說話辦事留余地,就像畫中留白一樣。
最終,給別人想象的空間,也是給自己回旋的余地。
如此一來,反倒給到心靈一種必要的放松和自在。
生活留白,才有滋味
日子塞得太滿,就像沒有窗戶的房間,早晚會把自己悶得喘不過氣。
給自己的生活留白,倒是能給到自己的生活一定的放松機會。
如此,起碼心里面不會整日像打仗一樣,匆匆忙忙,吵吵鬧鬧。
陶淵明辭官歸隱后,生活雖清貧卻自在。
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在田園的生活里,他每天在院子里走走,關起門來讀書,給生活留下了大片的空白。
就像宋代詩人林逋一樣,隱居孤山,梅妻鶴子。
為了按照自己的內心過日子,他不再在官場追逐。
而是轉身選擇在“疏影橫斜水清淺”的閑適中,活出了屬于自己的千古傳奇。
美學家蔣勛說:“留白,是給自己一個呼吸的空間。”
人生需要留白,就像大地需要休耕。
人嘛,總是需要學會放松自己的,需要讓自己得到休息一番的。
然后,我們才可以在現實當中,輕松前行,自在享受當下。
關系留白,方能長久
人嘛,總有七情六欲,也總朋友同事。
但是,任何關系當中,都需要距離的。
因為再好的關系,彼此之間也需要有呼吸的距離。
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之所以千古傳頌,正因為他們兩個人之間懂得留白。
鮑叔牙理解管仲多分錢是因為家貧,理解他打仗逃跑是要奉養母親。
他從不追問什么,給對方留足了體面。
《論語》中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任何關系,一旦兩個人走得太近,便是疏遠的開始。
不如保持適當的距離,讓彼此都能自在呼吸。
就像心靈留白的人,始得清明,心里裝得太滿,就照不見智慧的光。
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當他放下官場得失,心靈有了留白,才能看見天地之大美。
弘一法師晚年寫下“悲欣交集”四字,筆墨極簡,留白極多。
那空白處,藏著說不盡的人生體悟。
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詩意地棲居。”
給心靈留白,就是為詩意留出空間,心空了,智慧才能住進來。
說到底,留白不是偷懶,是更高的境界。
就像彈琴,音符之間的停頓,也是音樂的一部分。
少即是多,空即是滿,當你學會在生命中留白的話。
那么,疲憊時有了歇腳處,迷茫時有了轉身地,快樂時有了回味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